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 > 首页推荐 > 策划联动 正文
于龙: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内蒙古新闻网   08-01-14 09:52 打印本页】 【字体:  】  【关闭

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东海 特约记者 王丰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的学习条件比较艰苦,小学课程中根本就没有英语课这一说,只有上了初中才能接触到,但当地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上大学后,我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办一所英语学校,让孩子们得到全面的教育。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但我觉得做到这点还不够,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至今仍得不到较好的教育,这才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可以这样说,我还在路上……”于龙如是说。

  1999年,于龙从学校毕业后主动进入英语教育的行业里拼搏。从大连来到呼和浩特,7年来,他一直在用爱心创办着教育,让更多喜欢英语的孩子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

  从打工者到经营者

  1999年7月,于龙从大连的一所大学里毕业,带着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走上了社会的大舞台。2000年他接进入大连阶梯英语学校工作。经过6年的努力和奋斗,他的身份从一个英语学校的打工者变成了一个英语学校的经营者。

  进入大连英语阶梯学校不久,于龙就被派到呼和浩特创建呼和浩特阶梯英语学校。起初很不顺利,由于当地人们对英语认识水平不同,由此造成生源的紧缺。后来,经过于龙等人多方面的宣传和努力,这一难关终于挺过去了。2006年9月,于龙又带着与他一起有着同样梦想的一些年轻人加盟了天童国际教育集团,成立了呼和浩特天童美语学校,于龙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一个经营者。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别,以及语言沟通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孩子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一直停留在不温不火的阶段。于是,于龙又针对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将英语学习贯穿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当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快乐。

  “现在的孩子,都承载着家长的期望,他们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家长圆梦的过程。我小的时候,限于当时的条件,想要好好的学习,确实很难,所以我就暗下决心,不能再让孩子们长大之后在英语学习上有任何的遗憾了。”于龙对记者说。“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运肢体、游戏、歌曲、表演等活动,让孩子把学习英语当作兴趣爱好,而不是负担,这也体现了我们用爱心办教育的宗旨。”

  用爱心回馈社会

    据于龙介绍, 呼和浩特地区的英语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三流区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界对英语教育的重视,这块英语三流的区域正处于一个兴旺发达、走向成熟的浪潮。在这种局势下,于龙的天童美语学校也在社会的关爱下发展壮大,不断地在人们的眼前闪现,期间他们也不忘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不断地对社会馈赠。

  2007年年末,于龙创办的天童美语学校在参加“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展示大赛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金奖11名、银奖12名和铜奖10名。12月20日,该校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了1.5万元的英语教学材料。

  采访临近结束,于龙对记者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计划与准备。在现代高科技的时代,你看不准,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一定无法在竞争中取胜。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东海
相关新闻
 
  娱乐新闻
 
罗志祥六小时"奋笔疾书"亮相上海感受超人气
麦当娜慈善之心遭质疑 被指为所信教派集资
高蒲: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往世界音乐殿堂
红白玫瑰创新还是颠覆?业内反应:褒贬并存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证:0500048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