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0日上午,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眼中噙着泪花、带着一封感谢信敲开了玉泉区公安分局政委孟世峰办公室的门,是什么事让两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如此的动情呢?……
(资料图片 右为董连正老人 玉泉区分局政工办刘利民提供)
2008年1月3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呼和浩特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过“小年”的祥和喜庆,商场里、大街上人头攒动,每个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午后,天气特别晴朗,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呼和浩特民族乐器厂的退休工人董连正和老伴核计了一下,准备把存折上的一千来块钱的存款全取出来,欢欢喜喜地过个年。年过古稀的董老汉,步履蹒跚地来到南茶坊十字路口一家银行。储蓄柜台前,办理存取款业务的客户排队排到银行门口。排了半个小时的队,轮到了董老汉,他将取到一千元钱认真地点了两遍,将现金夹在存折里,拉下棉风衣拉锁把手伸进衣服内往贴身的衬衣兜内装。但存折实际上是被董老汉装在毛衣与衬衣之间,他却浑然不知。
从银行出来后,董老汉途经玉泉公安分局大门口时,身上的存折掉了出来,他仍然丝毫没有察觉。回到家后,董老汉要把取到的钱交给老伴,一掏兜,傻了眼。老伴和家人让他再认真仔细找找,可董老汉翻遍了全身的衣兜和随身携带的包,怎么也找不到。一千元对他们这个都是破产工厂的退休老人,靠低保维持的家庭可是个不小的数目!这一千元本是他们打算欢欢喜喜过年的钱啊!董老汉点了一支烟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开始搜肠刮肚地回忆取钱的前前后后。老伴想这钱终是不好找到,很有可能是被扒手得了手,十分心疼,便在一旁念叨起来。董老汉正沮丧心烦,便回了老伴几句。老伴倒也知趣,不再吱声。家里原本迎接新春的喜庆气氛被沉闷伤感所代替。
“叮呤呤......”,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沉闷。
“喂!您好!是董连正家吗?”电话那头的声音语速很快,但让人听着很愉悦。
“是啊!你是哪里啊?”接电话的正是董老汉本人。
“我是玉泉区公安分局,您是不是中午在玉泉区公安分局附近的银行取了一千块钱?是不是连存折一起丢了,钱被我局民警李根生捡到了,请您赶快来玉泉区公安分局认领。”
“是!是!......”董老汉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电话那头语调高亢、字句清晰的话语分明在告诉他马上去认领丢失的现金。“好!好!我马上去!”
“您路上慢着点!来了玉泉区公安分局,就到一楼110值班室,我们一直在那儿等着您!”董老汉听了这些话语如沐春风,把这好消息告诉家人后,立即穿衣出门。
这丢失的一千元现金是怎么到了玉泉区公安分局的呢?说来也巧:董老汉带着没有装好的钱从银行出门,往北走了不出
30米,途经公安局门口,夹着现金的存折就从衣服里掉了出来。这时,分局巡警大队民警李根生正好来分局上班,一眼就看到了地上的折子与现金。
谁这么不小心?刚取出来的钱就丢了!李根生点了点手中的钞票。一千块!真不少呢!李根生皱了皱眉头,打开存折,看到了主人的名字,随即到了一楼自己上班的110值班室。
“我在咱们单位门口捡到钱了,钱和折子在一起,名字是董连正。来没来咱们这儿报失啊?”根生把捡钱的事情讲给了同事听。
“这钱一定是取出来准备过年的!”
“住在附近的群众许多是下岗工人,丢了这么多钱,年可过不好了!”
“是啊!这大过年的,不是添堵嘛,弄不好得闹饥荒哩!”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围绕着遗失的现金议论起来。
“我把这钱给分局政工办交过去!没人来认领,就交公哇!”过了近半个小时,李根生和同事们没有想到立即找到失主的办法。李根生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分局政工办的同志获悉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即表扬了民警李根生的拾金不昧,心系群众的精神。随即与李根生一同来到分局刑警大队基层基础中队,希望通过网络信息查询能够最快寻找到失主,以解群众之忧。
公安机关近几年大力加强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科技强警的保障,另一方面也为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提供了更加有效便捷的手段。分局刑警大队基层基础中队不仅利用网络信息查询为侦查员执法办案、破大要案件提供过大量的科技支持,而且也直接或间接为服务群众作出不少贡献。值班民警丁智拿到存折上,按照上面登记名字,打开网络,展开搜索与查寻。当时虽然没有十分把握,但是只要按图索骥,终究还是可以将寻找范围圈缩小不少。经过近五分钟的查询,失主的相关信息最终浮出水面,尤为宝贵的是信息中留有一个电话号码!
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公安民警拿起电话,一拨,通着!经过简短的询问确认,正是失主本人接的电话!寻找失主的行动有了结果,李根生与丁智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不出二十分钟,董老汉颤微微地出现在玉泉区公安分局110值班室。当李根生把1000元现金与存折交到董老汉手中时,74岁的董老汉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握住李根生的手,眼里噙着泪花,连连称谢:“真是人民的好警察啊!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老汉学习啊!”
(资料图片 右为董连正老人 玉泉区分局政工办刘利民提供)
李根生忙说:“不用谢!您年纪这么大了,这钱又是过年的钱,我知道您的心情,这是做为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没什么!”
“哪能呢!我要写封感谢信!要向你们领导反映这一情况!你的精神值得弘扬与学习啊!”董老汉感动地说。
“不用!不用!快过年了,你赶紧回家忙乎过年吧!这事不用记在心上!”李根生与在场的民警安慰董老汉。
送走董老汉,春节随后便至,当春节的祥和喜庆将这件小事从李根生等民警的记忆中即将淡出时,事隔近二十天后,董老汉始终念念不忘人民警察的这份情谊,亲自用毛笔在一张大红纸和信纸上书写两封感谢信,与老伴一道送到了玉泉区公安分局,表达了自己对李根生、丁智等人民警察的崇敬与感激之情。(李东海 刘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