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听说你生病后,你的高中同学在网上组织一次班级捐款活动,尽管钱数不多,但也解决了你当时的一点燃眉之急?
杨海军:是的,当我的同学们听说了我的病情后,有几个在呼和浩特工作的同学马上就赶到了医院,过来看我,和我聊天。是他们让我萌生了对生活的希望,他们的行为让我对他们一生难忘。当时的捐款活动是由我们班一个叫杨再青的同学组织的,一共捐了4200元,确实解决了我当时的燃眉之急。我念到高中毕业最终没有选择再去复读,一直在呼市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原因就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虽然没读多少书,没念成大学,但我确实有一帮好同学,交了几个好弟兄。
记 者:从你得病到现在,一共花出了多少钱?大部分都是从亲戚、朋友家借来的吗?
杨海军:是啊,如果当时家里有钱,家里肯定会让我继续读书,念大学,哪怕是去一所民办的高校上大学。我从07年5月就住进医院了,10个月来,我一直在做血液透析。家里也到处筹钱,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原本微波的家底也倒腾的精光了。现在已经花了七、八万元了,做血液透析每星期就得1000元,加上床位费等各种费用,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受。
记 者:对于你现在的病情,医生说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合适的肾源,而你的血型又很特殊,对此你的想法是什么?
杨海军:唉!……我的血型是O型血,符合这种血型的肾源极其少,父母又年老体衰,还不知道能用不能用呢。如果要再去找另外的肾源,所需费用至少得二十多万元。目前只能通过血液透析来暂时维持生命。正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应该一周做三次血液透析,可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能做两次,两次的费用就是1000元,加上床位费等各种费用,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也许我的命运就应了这本书名吧(杨海军扬了扬床头便的那本《在路上》,对记者报以一副苦笑的表情……)
由于多次进行血液透析,杨海军的手臂早已是伤痕累累
随后,记者在杨海军的帮助下,又设法联系到在网上为其组织捐款的杨再青,对其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