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通了,信息灵了,俺们农民也富了!
来自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的张三顺一家从未想过,他们种了多少年的土豆,现在依靠便捷的涉农信息渠道,竟然成了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去年我把土豆卖到广东、重庆,挣了一万多。今年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将小土豆发展成大产业!”自从装上了中国移动农村信息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庄稼人也和张三顺一样,依靠信息化的平台,将农作物卖往各地,正在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其实,移动信息化的手段正在深入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农村牧区,在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在包头五原县、在通辽奈曼旗,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朋友们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
而这遍布全区的移动信息网络,只是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一个缩影。从2005年到2007年的三年间,内蒙古移动积极响应号召,投资5.5亿元,结束了全区近3000个村落没有任何通信手段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加大农村牧区信息网建设力度,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及信息优势,同农业、气象等部门合作,整合信息资源,搭建了农牧业信息平台,将数以千计的涉农信息传递到千百万农牧民手中,从种植养殖技术到农产品收购信息,从传播中央惠农政策到公开村务政务,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手段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广大世世代代处于封闭状态的农牧民享受到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信息化服务。
为使移动通信服务延伸到每个角落,内蒙古移动还下大力气多种方式、多渠道建设服务网点,发展农村营销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中国移动服务网点已达到9500多个。与此同时,按照“一乡一店、一村一人”的目标,组建了一支熟悉农村牧区市场和移动通信业务的服务大军,帮助农牧民熟悉和使用移动信息业务,大大提高了涉农信息的知晓度和普及率。(朱日岭 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