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徐丽丽
近期,在呼和浩特的街头巷尾出现了一些工艺品回收公司发出的“在家加工、现金回收成品、签订法律合同”宣传口号,吸引了不少呼市市民参与制作。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看似简单易学的手工制作,其实存在不少“猫腻”,不少市民知道真相后有苦难言:
“我们都是学生,本想靠辛苦赚点钱,可没想到现在连生活费都搭了进去。那些欺骗学生的人简直太可恶了。”
“我来这里已经将近半年,没从他那里领到一分钱,反而还搭进去340元。花出那么多时间不说,还要不回我交了的押金,太气人了!”
……
日前,记者接到多起因参与制作“沙画”而被工艺品回收公司扣押保证金的消费者的电话投诉。
众人反映:应聘容易交货难
近年来,一些打着类似“在家上班”、“月收入1000元左右”、“免收学费,免收工具费、免费提供材料,易学易作,现金结算工资”广告的手工艺品加工公司在呼和浩特各地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从手工编织中国结到手工缝球,再到加工景泰蓝工艺品等等,五花八门的广告宣传让一些下岗职工和想要实现“半工半读”的在校学生心动不已…… 但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发现,这些广告所达到的实际结果并非像其宣传的那么美好,一些加工者不但没有挣到钱,讨要保证金也遭遇到了重重困难。
不久前,张女士在呼和浩特街头一处看到了一则“天籁工艺合作社招聘沙画制作人员”的广告,广告上宣称“沙画”简单易学,现金回收成品。于是,张女士就到这家合作社考察,工作人员向她们介绍了制作工艺,并声称包教包会,材料、工具等都由店方提供。了解了大体情况后,张女士觉得制作沙画很容易,每加工一幅画可以获得20元到800元的加工费用,张女士当即决定应聘。
张女士告诉记者:“决定应聘后,工作人员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协议,协议书上印着“乙方(应聘者)来甲方(天籁工艺合作社)制作工艺品画,甲方收取乙方200元(包括学费、工具费、练习画耗材费)……”张女士当时就问了工作人员广告上不是不收取学费、材料费的吗?店主给自己解释道。“我们收取的不算是学费,属于押金,为的就是怕你学会了又不在我这里给我干了。等你加工够五幅画,我会把这200元以奖励的形式还给你,这些在协议书上都写着呢。”
一个月后,让
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连一个成品也没交上,她的成品总是“不符合标准”。
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修了送、送了修可就是不能通过天籁工艺合作社的质量验收,而且这一个月来她也没有看到别人交上成品。”
在打听到本网记者在调查此事件时,许多在这里参与加工沙画的人纷纷向记者反映情况。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上学的小郭告诉记者,一开始店主和自己说这活儿挺简单,于是自己和一个同学交纳了200元的保证金和数额不等的工具材料费,在工作室里跟着学。费尽心血完成一幅作品交上去,人家总说不合格,左挑右挑都不收,让她们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感觉到自己上当后,自己和同学开始在学校里注意天籁工艺合作社的招聘广告,每次见到那些广告,就将其撕掉,以免有其他学生上当。
可当天撕掉的广告,第二天就会有人再贴上去,最后只能在学校的内部网站上发了一个防止上当的帖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警示其他同学。
“我这幅画做了将近两个月,在最后一道压膜的工序上出了问题,他就不收了,说我做的是残次品,已经无法补救。我在压膜之前问老师需要注意些什么,老师总是含含糊糊的回答,也没有具体指导我加工的细节,现在加工坏了,我还得自己承担70元的材料费。我觉得,他们就没有认真教我,告诉我到底需要注意什么。很多在这里边学边干的人都是因为做不出他们所要求的成品,没了信心,最终没有要到保证金就走了。”同样在天籁工艺合作社制作沙画的王女士拿着她加工的“作品”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