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通辽霍林郭勒市,越来越多的群众欣喜地发现:政府对老百姓的事更上心了,百姓到机关办事也更称心了。存在于机关单位的“办事难”、“作风漂浮”、“效率低下”等现象正在逐步消失。而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霍林郭勒市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
这个被当地称作“效能革命”的举措始于2007年初。市委、政府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和机关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霍林郭勒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问廉问效暂行办法》、《霍林郭勒市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政效能过错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机关效能建设规范性文件8个,形成了一套“有作为”的激励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确保效能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在具体操作中,敢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正视问题、处理问题成了这场“效能革命”的关键。在对土地市场、建筑市场的执法监察中,出动执法监察人员520余人(次),制止、处理各类违法行为20余起;在开展纠风治乱专项整治中,对4名乱办班的教师进行了降级处理,3年内不得评优和晋级;在开展公路“三乱”治理中,纠正违规事项17项,收缴违纪资金60余万元;在创新政风行风评议中,免去了2个不合格单位主要领导职务;在行政效能“七条禁令”执行过程中,开展不定期明查暗访23次,提出整改建议160条,对部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给予党内警告处分8人,建议调整工作岗位5人,通报批评14人。
这场“效能革命”在霍林郭勒大地掀起了一股清新的政务新风,助推全市经济实现了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