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尽责 科学防控
按照卫生部和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第三批防病队负责绵阳市平武县灾后防疫工作。受灾后的平武县百废待兴,人们都露宿街头,该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异常艰苦,白天酷热难耐,晚上潮湿、寒冷,余震时有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危险严重威胁着救援队员。范蒙光带领队员们克服各种气候和生活上的困难,不畏艰险,全力做好灾后防疫工作。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总是吃苦在先,冲锋在前,表率作用十分突出。
在后方人看来,第三批救灾防病队主要工作是消毒杀菌,防止疫情发生,关于卫生防疫队的工作范围,范主任做出明确的解释。在范主任带领的这支救援队到达灾区前线时,前期的医疗救助工作开始转向卫生防疫阶段,日常的消毒杀菌只是他们到达灾区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帮助当地的医疗机构恢复和建立防疫体现,帮助当地群众提高卫生防疫意识,对当地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指导等工作,此外,他们还不断向当地群众进行援助,将自带的食品等捐给当地群众。
5月23日-
6月15日工作期间,第三防病队对平武县城的4个集中安置受灾群众片区开展消毒和杀灭蚊蝇工作。重点对居民帐篷、企事业单位、部队官兵营房、学校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杀菌和灭蚊蝇等工作。使用自带的含氯消毒剂和氯氰菊酯类杀虫剂,对民政中心福利院、龙安中学,报恩寺广场、济南军区红三团部队驻地等40个场所及3个行政村进行了消杀和防蚊蝇喷药,覆盖的服务人群约30000人。
队员们顶着三十几度的高温,背上装满消毒剂近50斤重的喷壶,车辆到达不了的地方,队员需要徒步行走数公里,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脚底磨起了水泡,有的甚至中午吃不上饭都毫无怨言。消毒工作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无遗漏、无死角。
初步统计,范蒙光带领的第三队开展的工作中,使用含氯消毒药剂原药186公斤,氯氰菊脂类杀虫剂原药169公斤,共配制药液50000公斤,外环境消毒面积累计250.5万平方米。使蚊虫密度降低,消杀灭工作效果十分显著。共发放宣传单25200余份,张贴防疫防病宣传画500张,心理问卷调查及心理干预834人次,培训社区干部、村委会及志愿者等各类骨干人员70人次;健康教育16次,参加人数约3500人次。发放消毒药、杀虫药6838公斤,分发到约5500户居民手中。参与检查供水点16个,餐饮点532个,累计走访了11790名群众,对124名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排除了一起发热症状、一起相对集中的皮肤湿疹症状为传染病的可能。根据当地疾控中心监测的数据表明,在第三队负责的区域内,消杀、健康教育、流行病学调查等各项灾后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好成绩。目前,在责任区内无传染病疫情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成立临时党支部,确保工作高效开展
在范蒙光队长的带领下,防病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为什么要成立临时党支部?范队长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当时组成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的队员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好几个盟市,人员多达30人,如果成立临时党支部有利于给大家形成一个良好的核心,促使大家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后来的工作中,范队长发现大家在一起都相互帮助,克服困难,使工作完成的更为有序和出色。作为自治区第三防病队临时党支部的书记,他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救灾防病出谋献策,提出许多科学防治、综合救援的意见和建议,在做好灾后防疫的同时,更要做好环境保护和长效防治,指导和培训当地的防病力量,为当地建立一支带不走的防病队伍,即使防病队队离开后,当地依靠受训的防病队伍也可以做好救灾防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