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嘉宾访谈 正文
范曾:文化融合也是生产力
内蒙古新闻网  08-09-18 16:37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记者:您对蒙元文化如此尊崇,您的创作是否会加重这方面的元素呢?

  范曾:是的,我尊崇蒙元文化,但不一定就会扩大这方面的题材。那是一种内心感受的东西。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一偏之见,所以文化往往在偏见中成长,这种偏见越烈,则其文化的独立性越著。真正的、有永恒价值的人类各族群的文化都是自然生发之果,它们不是人类先进理念设定的产物。大自然在人类的意志之前有着不可转移的目标。依循着这个目标,而不是妄自尊大地自以为是,人类便能受益匪浅,这在中国叫做“天人合一”。

  这几天,我每到一个地方,听到的是草原的歌声,看到的是蒙古族优美的舞蹈,蒙古族的这种豪情给了我心灵的震荡和激动。这种感受会在我创作时体现在其他方面,并会把这中内心的感动自然地生发在你的笔墨中。

范曾先生及其家人与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及内蒙古自治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在和林格尔县东山书法艺术园合影

   大师不是呼唤出来的

  记者:您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我们上高中时,鲁迅的《药》的配图就是您画,您的《灵道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馆;《秋声赋》等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您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顾问、获得法国国民之星金质勋章。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您所著《庄子显灵记》的序言中这样写道:认识范曾有个三步曲:第一步,认为您是一位画家;第二步,认为您还是一位国学家;第三步,认为您更是一位思想家。您怎么看对您的这种评价?

  范曾:我是一个画家。山水画家所面临的对象是高山峻岭、沧海、川流,而作为画家你首先的有人品,作为一个艺术家人品不高的话笔墨无法,人品的修炼、对自己的审美有直接的影响。有一个艺术现象你们必须知道,艺术有特殊性,不要认为很多人在做这件事情就重要,艺术永远是少数人的事情,只有少数人真正有修养、功利在坚持着就可以能够引领潮流,而且回归到一个洪门正学的大道。

  国学家不敢妄称,国学家所具备的条件必须,一是大国家的;第二,必须有大的文化背景;第三他本人必须是大手笔。我的恩师李可染先生经常讲画外想的太多,画内想的就太少,这是一个艺术家特别是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特别要注意自己在前进道路上应该如何走,还有我们自己一个不朽的艺术给我们作出充分的典范,这个典范是不朽的典范。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绘画大师先后谢世,可谓巨星陨落,画界程零落状态,一个时代画家也许成千上万,可是能够对时代文化起推动作用的往往只有少数人,但大师不是呼唤出来的。需要在磨砺中渐渐浮出。我的恩师李可染先生评价他的导师黄宾虹说,三百年来就是一个黄宾虹,我对我的老师的评价是,他是中国古典山水的最后一人,是新时代山水的第一人。

  人总得有思想。我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讲话《趋进自然》时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应敬畏大自然,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是无穷极的美的感受,各取所需,于是多元以生。而从多元本性上讲应该是和睦相处的互相敬重、互相热爱。我看到了内蒙古的蓝天和白云,我看到了美丽大草原的无边广阔,这的确是一种正真的感动。

  自在而已然。说明自然是一种已经存在,关乎一切的基础。我认为我们的艺术创作要回归自然,回归古典,坚守中国的传统艺术。传统是坚不可破的,是精神维系和凝聚的元素。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