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成旺
内蒙古新闻网记者马铃翔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成旺
记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实现新的解放,这个新的解放,集中到卫生事业的发展上,是解放哪些方面的思想?如何解放?
杨厅长: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是我们工作的有力思想武器。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好卫生事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自以为是;必须是求实、求是,而不是范式、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一定要从传统的卫生事业发展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以往卫生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模式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从过时的卫生发展政策条条框框的阻碍中解放出来。我们也深深体会到:解放思想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是要使思想认识与不断发展着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也就是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探寻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求得更好的发展。
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解放思想,主要是解决“会不会发展”、“善不善于创新”、“能不能够改革”的问题。为改革而改革,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安于现状、等待观望、裹足不前同样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因此,在现阶段的解放思想,就是要通过思想的大解放,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实现社会和谐上来,统一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通过思想的解放,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记者: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明确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任务是:努力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归纳起来就是医疗服务、医保、药品供应领域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的一个问题,您认为该怎么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杨厅长:这四大体系及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过去的医改过程中,由于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动作不协调、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改革工作的纵深推进。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我们要汲取这方面的教训,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医保的筹资水平直接决定着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水平,也决定着基本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医保机构的支付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从新农合制度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保险制度的差异上就可以看出,要达到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目的,需要医疗、医保双方的密切配合。新农合制度由卫生部门负责,我们很容易推行院内报销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然而一旦由两个部门管理,需要协调的问题就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药品作为医疗服务的必需物品,不但其安全、效果影响着医疗服务的提供,而且其价格、流通方式更直接影响着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的供给。目前提出的医药分开,主要不是在机构上分开,而是要切断医疗机构与药品收入的必然联系。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创新办法,统筹处理好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体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保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