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扩大内需 促进增长 正文
人清奶自清——内蒙古“奶牛村”春节见闻
内蒙古新闻网  09-01-30 10:21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记者回到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郭宝营村过年时发现,由于政府加强行业整顿与监管、企业健全乳品质量保证体系等原因,当地奶农坚信“人清奶自清”,进一步稳定原奶质量。

  郭宝营村已有10多年的奶牛养殖历史,是周边地区比较著名的奶牛村,尽管只有140多户人家,但养殖奶牛数量已超过1000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由于原奶收购量大幅下降,当地出现奶农倒奶现象。

  春节期间,记者在郭宝营村奶站看到,奶农相继将三五成群的奶牛赶来,按照先后顺序排队等候挤奶;挤奶设施已由人工、开放式全部更换为机器、封闭式,奶农在清洗干净的奶牛乳头接上挤奶管,原奶在机器有节奏的吸压下被储存到封闭式的透明奶罐中;在奶站工作人员取样检查、登记产量后,原奶直接排放到大型储奶罐中。

  据奶站负责人于开元介绍,为从源头加强牛奶质量监管,乳品企业要求原奶在完全封闭状态下生产,在原奶运输过程中每个奶罐车都必须打铅封,防止奶站工作人员在原奶中掺假。奶农于满贵说:“这种挤奶方式不仅能防止掺假,也能保证奶农的清白。”

  据奶农于安安介绍,村里人从来都不知道三聚氰胺到底是什么东西,但三聚氰胺事件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影响了奶农的声誉。奶农李玉科说:“刚一开始,问题奶粉让我们背了黑锅。政府部门及时查清了原因,还我们一个清白。”

  最近3个多月来,由于政府各项政策的落实和行业监管措施的到位,内蒙古乳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奶农生产逐渐恢复正常。曾经受到“牛奶风波”影响的郭宝营村现已恢复往日的平静,奶农们正常饲养奶牛,照常在早上、晚上赶着奶牛到奶站挤奶。

  奶农李玉龙说:“有了政府的扶持,我们的奶牛养殖业还会继续发展下去,只要清清白白做人,牛奶就会清清白白。”(记者李云平)

稿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编辑: 李中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