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共安排39.48亿元,其中新增投入10.1亿元,重点实施10项民生工程。
十项民生工程是:
一、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工程。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建设乡村道路1.7万公里,使60个乡通油路,1000个行政村通公路;加强农村牧区供电设施建设,解决1.3万户农牧民通电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新建沼气池10万座,建设沼气村级服务网点600个,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0处。
二、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工程。自治区安排资金10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投入9680万元,解决10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扶持15万低收入人口增收,年内扶贫移民达到3.6万人。
三、改善城乡困难居民住房条件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四、优化教育保障机制工程。全区共安排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21.8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安排经费8.2亿元,使253万城乡中小学生受益。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程。加大城乡医疗救助补助力度;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提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标准;加大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的生活和医疗补助;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社会救助。
六、加强城乡公益事业建设工程。搞好农村牧区广播电视和通讯建设;增加经费对全区51座博物馆、25座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自治区财政安排农村牧区电影工程补助;实施农家书屋试点工程;抓好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体育事业发展。
七、加强城镇维护建设工程。继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安排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以奖代投资金2亿元,年内建成污水处理厂23个,污水处理率达到65%;对35个城中村进行改造,受惠人口6万人;做好城镇社区建设工作。
八、促进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工程。
九、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
十、推进平安和谐社会建设工程。(内蒙古日报记者魏娜 通讯员邢建华)

内蒙古将实施十项民生工程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实施民生工程,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受到各族群众的热烈拥护。今年,尽管财政增收难度加大,但自治区用于民生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自治区本级财政为此将新增投入18亿元,着力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详细】
内蒙古自治区投入23亿为民办“十件实事”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继续承诺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自治区本级财政共安排23.03亿元,其中新增投入约7.45亿元,及时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详细】
内蒙古八件实事件件落实十项工作项项完成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今年作出的为群众办“八件实事”、做好“十项民生工作”的承诺已全部兑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