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记者李东海 特约记者张婷婷
编者按:一千多年来,马头琴成为了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马头琴被蒙古民族认为是天神赐予的最高贵礼物,是蒙古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让马头琴走向世界,用自然、和平的音乐带给世界人民感动、感激、感恩,这是世界级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他一直努力着。
此前,记者曾多次采访齐•宝力高大师,但这次不同,此次记者要再寻他的“马头琴之魂”,向读者介绍一个真正的“齐•宝力高”。
2009年4月1日下午,记者在中国马头琴学会的办公室见到了刚从法国演出归来的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

他三次改进马头琴的制作工艺,使马头琴的声音更加清亮、悦耳,穿透力更强。
他被国家文联、文化部授予双重非物质文明传承人光荣称号,荣获世界音乐和平奖、世界游牧文化最高奖——成吉思汗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他曾出访演出亚、欧、美、非四大洲国家,在世界各地共举办过千余场独奏音乐会,被誉为”亚洲的马头琴帕格尼尼”。
他是第一位在蒙古国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马头琴乐队。他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并创吉尼斯纪录,他的代表作《万马奔腾》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他在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世界第一场马头琴专场音乐会,他也是去金色大厅的第一位演奏家。2008年奥运会开幕仪式前,他带领着80名马头琴手和40名舞蹈演员在“鸟巢”里奏响了《万马奔腾》。
他潜守延衍,传承创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马头琴人才,捐款13万元建起第一所马头琴希望小学。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马头琴的理论书籍《马头琴演奏法》(汉蒙版),统一马头琴的演奏指法,使马头琴由只能独奏变为可以协奏……在众多的荣誉与成绩面前,齐•宝力高没有表现出太多欣喜,依然默默地走在他的马头琴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