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嘉宾访谈 正文
齐•宝力高:情牵草原魂系马头琴
内蒙古新闻网  09-04-08 11:34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坚守一个“原则”

  “想跟着我学拉马头琴,我欢迎。有采访我的,关于马头琴也好,关于我的生活也好,我都可以接受。但是有一条,我不接受,就是邀请我去长期定居,甚至建议我换国籍的,我坚决拒绝。我的根在内蒙古,我的魂在草原上,离开了大草原,齐•宝力高就不是齐•宝力高了。”

  “出名”之后,齐•宝力高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找他的人多了,不少国家地区都邀请他带着他的乐团去演出,除了支付演出费外,整个乐团的来回路费、食宿等费用全部给报销。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在很多地方,只要齐宝力高拿着马头琴坐在那里,哪怕只拉一节指法练习,照样有人愿意掏钱听。”

  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世界级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现在早应是名利双收了,但让记者吃惊的是,他至今坚守清贫乐道,居住在不足62平方米的旧房子里,不足15平方米的琴房摆满了他用过的马头琴,其中一把是有千年历史的古琴,那是他最有价值的“宝贝”。然而,就是在他那间不足15平方米的琴房里,他接待了成千上万的国际友人。

  他的邻居大多数是外乡租房客,卖菜的小摊贩、建筑工人、司机、保险销售员等,没有几个是懂音乐的。然而他们大都喜欢马头琴,喜欢《万马奔腾》,只是不知道在房子里整天制作音乐的那个“老头”就是蜚声海外的世界级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

  除了马头琴,齐•宝力高在绘画、书法、雕塑、历史、写作、外语也相当精通,他懂五种语言,汉语,蒙语,日语、俄语、英语。他还精通蒙古史、元史。闲暇的时候,他喜欢自己写诗,然后分别用多种语言自己翻译出来,有时候是绘画和雕塑,把作品拍下来,拿给朋友分享。他的自传《马头琴与我》分别用汉、蒙、日文写作,《活佛马头琴的狂诗》(汉蒙版)目前正在出版中。

齐•宝力高和自己的作品(自塑像)

齐•宝力高的作品

  齐•宝力高对记者说:“我今年65岁了,我会一直拉琴,直到拿不动弓为止,等那个时候,办一场展览,用音响放着我的音乐作品,马头琴、大提琴、小提琴、钢琴,十几种乐器的作品,然后大家欣赏我的绘画、雕塑、书法等作品,那时,我会更有成就感。”说完这段话后,齐•宝力高竟像个孩子一样笑了,笑的那么质朴,笑的那么坦然……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