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契丹人,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的民族。马球、击鞠、角抵、射箭等都是他们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在当时的辽上京皇城内还专辟有皇家的鞠院。在契丹人的体育运动中,“淘裹化”(射兔)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活动。巴林左旗辽金史研究会会员王青煜认为,辽代 射兔体育活动彰显契丹人顽强剽悍的民风本色。
王青煜说,“淘裹化”是契丹人的一个属于节日类的体育活动,这个节日被称为“上巳”。在每年的三月三日,用木头雕出兔子的形状放在草丛里,参加活动的人分成两队,每次每队出一人,骑马急驰射之。先中者为胜,负者要下马,跪礼向胜利者敬酒,胜者在马上接酒饮之。契丹语“淘裹”是兔,“化”是射的意思,汉语译为“射兔”。
王青煜说,契丹人是一个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狩猎活动一直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淘裹化”是契丹人在狩猎生活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一项带有娱乐色彩的体育活动。能在飞奔的马上,射中隐藏在草丛中的木兔,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项运动的目的是在竞技一个人的狩猎本领,彰显契丹人顽强剽悍的民风本色。
王青煜说,狩猎活动对于辽代皇帝贵族来说虽然不再是以获得生活所需品为目的,但是始终在契丹人的心目中有着“国之重事”的意义。所以“淘裹化”这种模拟狩猎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契丹民俗特色的体育活动,反映出了当时契丹人对游牧生活和狩猎生活还有着深深的依赖,同时也展现出契丹是一个崇武尚勇擅长骑射的民族。(李富、张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