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嘉宾访谈 正文
下岗女职工袁登花的创业之路
内蒙古新闻网  09-06-02 16:26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不放弃就会有希望——下岗女职工袁登花的创业之路

袁登花

  2004年6月,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松塔水泥厂职工袁登花的名字出现在了裁员名单上,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不亚于晴空中的一道霹雳让她震惊,她失业了,而在两个月前,生性乐观的她还在安慰自己的丈夫:“不就下岗嘛,别发愁,只是收入少了点,起码我还在上班啊”,可现在,她的家庭连这起码的收入也没指望了。

  生活压力的严峻性和紧迫感让袁登花来不及自怨自艾,极度迷茫的她开始重新找工作。她首先想到的是老本行:电焊,可是每到一个电焊部得到的答复基本上都是“暂时不缺人手”,她没有了方向,把目标定为“只要能有个干的就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5岁以下……熟练电脑操作……”这个曾经只和电焊打交道的女工在信息时代四处碰壁。含着眼泪的袁登花饱受着身心的煎熬,深刻地体验到了失业后的艰辛和知识的重要,下岗后的半年里,她梳过羊绒、当过家具安装工、干过搬运工,还在乳制品厂打过杂工,起早贪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是她唯一的交通工具。“漫无目的的日子总归不是办法,生活要开支,老人要赡养,孩子要上学”袁登花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边给正在写作业的孩子做饭,一边收拾家务,她既怀念过去安逸的上班生活,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穷则变,变则通”,刚强的蒙古族妇女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她决定要重新开始,成也罢、败也罢,至少努力了就不会有遗憾。

  袁登花白天打工,晚上翻报纸,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稳定工作。无意间,她发现几乎每份报纸上都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新闻,特别是随着内蒙古阿拉善盟的经济迅速发展,投资商纷纷涌入,一个个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各种规模的宾馆、酒店、餐厅开始兴建,特别是许多宾馆、酒店在宣传中多数是以装修档次吸引人们的眼球。袁登花眼睛一亮,心情顿时激动起来,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吸引着她,她自己也说不清,总之感觉自己不安分了。她不再是一味地埋头苦干了,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留心起来了,她发现买楼房的人越来越多,装修越来越好了,好多人都要到与阿左旗相邻的宁夏银川去采购材料,因为当地的室内装饰材料供不应求。细心的袁登花开始暗暗地考察市场,利用中午和下午吃饭、休息的时间,三个月里她跑遍了所有的装潢店,她还一有机会就抽时间到正在装修的一些店面或民宅看一看,这一看,让她看到了希望:相当一部分顾客喜欢用壁纸装饰墙面,当时,阿左旗仅有一家壁纸店,到银川去买费用高、路途远,而且量买大了用不了会造成浪费,量买小了又难以补货,增加运费不说还很有可能买不到同样花色的货。几个月的观察后,袁登花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如果自己开一家壁纸店,好多人就不用去银川买壁纸了,说不定是个好项目呢,不如试一试。

  说干就干,袁登花拿出全部的积蓄,变卖了一些家产,开始四处借钱,筹措资金,寻找店面,终于2006年初她的壁纸店开业了。但现实总是离想象那么遥远,壁纸生意并不像她预计的那样红火,甚至在严重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周转资金的情况下,她的壁纸店出现了亏损,生意十分清淡,入不敷出,房租要付,水电费也要付,壁纸店面临关门倒闭的危险,心力憔悴的袁登花一下子苍老了,为了不让自己倒下,为了不让自己的信念消失,她跑到没人的湖边大声地哭,发疯似地将心中的苦闷和压抑宣泄出来,把憋屈的话喊给空气、喊给泥土,喊给静静的湖水……·哭完、喊完,她的心情舒畅了许多,第二天,大家见到的又是一张充满阳光的脸。她就是这样的人,无论遇到多么大困难,都会把希望的一面带给周围的人。

  “黑暗的时候总是有曙光出现”。就在这时,一个广告词“相信品牌的力量”让袁登花思路顿开,她有了新的主意:要做就做品牌。她开始学习上网,她每天晚上都到网吧上网搜索有关壁纸的资料,互联网让她第一次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真的太大了,一段时间后,她不仅大开眼界,而且对壁纸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从内心喜欢上了五颜六色的各种壁纸,经过认真考虑,她决定要做国家名牌产品--欧雅壁纸,这一次,她心里是又兴奋又不安,兴奋的是找到了新方向,不安的是不知这个发展方向对不对。老店换新颜,壁纸店以“欧雅壁纸”的招牌重新开业。袁登花至今都清楚地记得新开业后的第一笔生意:2006年5月28日,一家宾馆的负责人订了3个客房的壁纸,虽然从每卷壁纸上只能挣到10元钱,但袁登花还是歇业一天,跑前跑后忙活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可她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接到第一笔单,就会有第二笔、第三笔,“挺住,坚持就是胜利!”袁登花暗暗下定决心,“诚信就是生命,一定要诚信经营!”

  2006年10月14日,是袁登花真正意义上成为商人的一天。内蒙古阿拉善盟在积极落实国家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积极的方针、政策时,筹备开办创业培训班,袁登花听到消息后,到当地就业局进行咨询,当得知创业培训是“专门培训潜在的和现有的小企业创办者,使他们具备创办企业的能力,提高现有企业的生命力和赢利能力”时,她兴奋了,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她立刻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培训让她懂得了怎样去创办、管理、经营自己的企业,提高了她的经营管理能力,就业部门还帮助她申请贷到了2万元的无息小额担保贷款,及时补充了她的进货资金。培训、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等扶持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减轻了袁登花的压力和负担,最重要的是政府给了她更多的希望和信心,使她知道政府没有忘记下岗职工,社会没有抛弃下岗职工,辛勤和汗水使她的生意有了转机,她从一个即将关门的“小逃兵”成为了上海“欧雅”品牌壁纸的地区总代理。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房地产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正在成为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许多居民迁入新居,装修行业日益火爆。聪明、能干的袁登花如鱼得水,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说起壁纸头头是道,她时常风趣地说自己是时代的“弄潮儿”。 袁登花总是用“换位思考”的处理方法解决经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诚信、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拥有了自己稳定的客户群,成为人们眼中亲切的袁老板。

  2007年11月,袁登花获得全旗“创业促就业带头人”的荣誉称号,2008年3月又被评为“优秀企业先进个人”。

  从一名下岗职工一路走来到今天拥有四十万资产的女老板,袁登花深深地体会到下岗人的心情和生活的艰辛,在雇用员工时,她首先想到的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弱势群体,虽然对她们的生活起不了根本性的改变,但至少让她们有了就业的机会。(记者李中锋 通讯员王海蓉)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中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