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工作伊始的一个小小的社区工作者,到辖区居民百姓人人称好、个个离不开的“小巷总理”。在居委会工作十几年的时间里,徐翠萍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迹,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她,就像一条涓涓细流,把温暖一点一滴地送到了广大居民心中,成了一名——社区和谐发展的使者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啊,我这车香蕉才能安全运到地方!”三月里的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为乌兰浩特市这座北方小城带来了料峭的寒意和浓浓的春的气息,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也为车辆和行人的出行带来了不便。长途货运水果的王师傅在货物安全抵达乌兰浩特市果蔬批发市场后,说出了掏心窝子的感谢话,原来,3月7日那天,当王师傅的大货车行至乌兰浩特市五一街辖区的一段山坡地段后,因为雪大路滑,货车开不上坡,只能一次次在原地打滑,接踵而来的是该路段车辆堵塞、交通拥挤,更使原本有秩的街路“热闹”了起来。情急时刻,路旁一支由社区组织的特殊的志愿者清雪队伍帮上了大忙,他们铲雪的铲雪,推车的推车,喊号子的喊号子,不一会,就将车推到了马路的平坡地段,当司机要记下这个“讲究”的集体工作单位时,大家却纷纷笑了,“不用啊,我们是志愿者,要谢就谢徐书记吧,是她组织我们来的!”而人群中那位被大家称为徐书记的女同志,则笑着挥挥手,又埋头清理起积雪来。
这位徐书记就是乌兰浩特市五一街天元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翠萍,她身边的那支清雪队伍中既有辖区平常享受低保的困难户、也有两劳释放人员、还有不少的企业家老板,他们全部都是自愿协同徐翠萍来这儿义务劳动的。原来,和谐、友爱已经在这个社区蔚然成风,而徐翠萍却是这和谐的“始作俑者”。
做最小的官儿 干最大的事儿
居委会干部是多大的官?居民们说是政府官员中职位最小的官。鸡打鸣,居民们找来了;宠物随地大小便,也找来了……的确,居委会的工作实在是太琐碎了。
1993年3月参加工作后,徐翠萍就当上了事事都得操心的五一街办事处第三居委会的主任,计划生育、卫生、民政、民事调解、工会、妇联、青年团、关心下一代……而徐翠萍却一点儿也不嫌烦,她说:看一个居委会的工作,就要看它对百姓小事的关心程度,百姓利益无小事。
徐翠萍所在的天元社区地处乌兰浩特市五一街辖区的东南部,平房较多,居民生活困难的较多,下岗失业人员较多,是一个工作难度较大的社区。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说起徐翠萍工作上的事情,五一街辖区的居民们哪个都能说上三五件儿。这个说,咱这片葛家两口子干仗,丈夫因为一时的误会,就拿着斧子要砍他妻子,是翠萍不顾自己的安危上前拉架、劝说、调解,耐心开导,手都被斧子拉破了,嗓子也说哑了,这家庭官司才算消停;那个说,吴家和姜家原本是挺和睦的邻居,就为了盖仓房超高这点小事,打的鸡飞狗跳,是徐大姐及时请来了综合执法队和土地监察队的同志依法现场讲解、裁决,才避免了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流血事件。诸如此类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在一个有上千户居民的社区中,是会时有发生的,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酿成恶果,但是徐翠萍从来没有胆寒过、退却过,用她的话说就是为了老百姓,我豁出去了。十余年来,经她调解的矛盾纠纷近400起,预防激化案件近100件,因调解及时,未发生一起民转刑重大案件,她还使42对夫妻破镜重圆。在她的带领下,天元社区犯罪率逐年降低,07、08连续两年为零犯罪率。
“做党和政府连结群众的纽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在群众和政府之间作纽带,多做沟通工作。”徐翠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下岗职工再就业,不仅影响家庭的生活,也影响到社区的和谐与稳定,是党和政府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也是徐翠萍心里时刻牵挂着的事。她所在的辖区有两类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一类是下岗职工,一类是文化水平低和没有技术的年青人。为此,她带领支部一班人对社区下岗职工情况进行了摸底,建立了详细的技能特长、就业意向等记录档案。
每次入户徐翠萍都会特别留意那些弱势群体的谋职需求,并且十分关注相关单位招工情况,她一方面细心关注相关单位的招工状况,一方面留心社区内想要谋职的居民的个人情况,一有机会就为二者牵线搭桥,并逐步建立起“企业主招工——我推荐——个人就业”的小循环。62岁的朱志德老人,相继经受了老伴儿病故、领养多年的养女又无情的将他抛弃等多重打击,老汉一下子病倒了,2007年5月,徐翠萍在走访出租户的时候,了解到了朱老汉的情况,她先为老汉找到了一份护理工作,但随着老汉护理的病人康复出院,老汉又下岗了,徐翠萍知道后,又马不停蹄地为老人的工作奔波,最后在养殖厂又为老汉找了一份工作,供吃供住,每月400元,看到老汉生活有了着落,徐翠萍从心底里高兴了。据了解,从1996年至今,徐翠萍平均每年大约为3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
“做致富的带头人”
生活中的翠萍,有一个和睦的四口之家,两个孩子通过勤奋学习,双双考入了理想学府,翠萍夫妻二人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创业一跃而成为科学致富的好榜样。刚担任委主任时,翠萍的工资仅每月80元,丈夫1992年下岗时,翠萍的工资也只达到每月260元,她便和丈夫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养猪,蒙牛入驻红城后,夫妻二人又开始养牛,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科学养殖,到目前为止,翠萍家的牛舍已经发展到1000多平方米,有奶牛5头、育肥牛4头,每天能卖奶200多斤;猪舍100多平方米,养猪70头。致富后的徐翠萍还不忘记帮扶他人,目前,她的周围已经有4户居民通过养奶牛致富。
同时,徐翠萍还积极倡导党员“一助一”,在她的带动下,天元社区目前已形成党员包户18户,目前解决困难26件,社区中很多困难户家庭,在她的努力下走上了创业就业之路,在她的帮助和支持下走上了脱贫富裕之路,其中有搞营运的、有开商店的、有卖服装的、有搞养殖的、有出水果摊的、有做家政服务.2009年3月9日上午,经她协调,保就业、促发展,农民工流动大课堂在万佳商务会馆举行,有50余人参加了讲座。
徐翠萍,社区居民的好大姐、居民致富的带头人。从一个月薪80元的居委会主任,到荣获国家级人民优秀调解员,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者,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标兵等一个个闪光的殊荣,(记者李中锋 通讯员吴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