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最新播报 正文
打黑局长涉黑调查:照江湖规矩走 不按法律办
内蒙古新闻网  09-08-25 16:06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类似的传言在重庆并不鲜见。一位当地媒体记者6月就曾听到这样的风声,他试探性地给文强打电话。电话那头,文强的答复体现出一种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幽默感:“我也听说我被双规了。”

  韩德云则用“直率”来形容他所接触到的文强,“他不是那种会拿着报告念的人,不喜欢讲官话。重庆市规定干部在公开的会议上讲普通话,但文强在开会时却说重庆话,这在重庆的厅级干部里很少见。”曾任巴县县委书记的李兵也评价文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话直,有些人会认为他说话很冲”。

  江湖义气

  但“一般人很难接近”的文强的另一面是,在公安局内部,一些跟他相熟的警官并不以职务相称,而是亲热地称他“强哥”。一位对文强有所了解的“社会人士”称他很讲义气,喜欢照江湖规矩走,不按法律办事。在任副局长时,公安局的管理比较松散,“只要你能把事情办成,怎么做他不管”。而遇到警匪对峙的场面,他会在枪林弹雨中亲临前线指挥,不是那种躲在后面的人。

  “有的同志问我,文强是你选上来的,他平时来不来你这边,我说,不来。”张文彬叹了口气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文强过去在巴县很规矩的,到了市里以后,说话也开始不拘小节,不时口带脏话。

  一位前警察回忆,90年代的时候,重庆黑老大王平的女儿过生日,文强很高调地公开亮相,“他穿着一身黑,开着名车,带着几名警察做保镖,大摇大摆地就去了”。不久,王平因涉黑被通缉。

  没有人知道文强是否了解这份张扬究竟意味着什么,但这确实曾给他带来麻烦。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2005年,曾有人拿着文强与王平的合影威胁他,公安系统也曾找他谈过话,文强的答复是,以“要培养特勤”为由,把自己“择”出去了。

  一位在重庆商界混迹多年、被传与诸多“黑老大”打过交道的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描述:这种江湖义气的形成与巴蜀地区的地域文化有很大关系。那里流传着久远的“袍哥”文化,源出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意。就是兄弟之间“讲豪侠、重义气、急人之急”,甚至可以到“汗衫大伙穿,婆娘大伙睡”的所谓袍哥义气。而这位前打黑英雄的落马,不能说与这种“江湖义气”毫无关系。

  9年之前,文强曾经是显赫一时的打黑英雄。在他的指挥下,“中国第一刑案”要犯张君伏法。在1994年至2000年,长达7年的时间里,张君在渝、湘、鄂、桂屡屡杀人越货,却丝毫没有给公安局机关留下侦破线索。

  而文强在此期间,与张君整整打了6年的交道。

  直至2000年9月1日,以张君为首的暴力犯罪团伙在湖南省常德市持枪抢劫运钞车,枪杀7人,致伤5人,制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伤人数最多的暴力抢劫特大案件。案发后,渝、湘、鄂三地警方联手,最终在重庆,张君折在了文强手里。

  在这场耗时6年、耗资1000万的持久战中,不应忽略包括文强在内的指挥者的作用,据重庆市公安局《抓捕悍匪张君的日日夜夜》一文记载:“在整个侦破过程中,重庆警方排查了流动人口150多万人,调查访问了11790户,与13510名群众见面,调查了6263名出租车驾驶员,清理治安复杂场所1700余处,比对指纹380万枚。”协调指挥如此大规模的一场抓捕,对文强的意志和能力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此前,文强手底下也办过几个过硬的大案。1992年,重庆警匪枪战;1994年中国第一盗案;重庆的抢劫运钞车案??他破获的若干案件被公安部记一等功。

  当地一位资深记者认为,文强还有爱表演的一面。这位记者提及让文强扬名立万的抓捕张君现场的一个细节,“张君明明已经倒在地上,被干警控制住了,他还冲上去朝着张君的脸踩了一脚,当时有摄像机对着他。”

  37岁的副局长

  关于文强过往的辉煌战绩,媒体的报道集中于1992年重庆警匪枪战、1994年中国第一盗案和抢劫运钞车案。但据《重庆法制报》的一位老记者回忆,1987年,在重庆底下的一个区县,出了重庆自建国以来比较大的一个案子,当时公安部一天3个电话来催,重庆市调动了1000多名民警,跨云贵川三省追捕逃犯,这个案子是在文强的领导下破获,《法制日报》为此作了两个整版的宣传报道,在重庆市影响非常大。这也是他能够升调到市局的一个比较大的资本。

  张文彬说,自己之所以选择提拔文强,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文强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作风在同年龄段的干部里表现最为突出。据张介绍,1972年参加工作的文强是从泸州公安学校毕业的,毕业后被分配到巴县公安局秘书股,刚进来时是普通工作员。人年轻、聪明,对工作肯钻研,工作上有成绩,很快升到了科级干部。后来,县里选拔年轻干部,政法口选的是他。

  凭借在1982年起的全国严打斗争中的抢眼表现,文强进入了时任巴县县委书记的张文彬的视野。当时文强是严打工作班子的成员之一,作为县委书记,张文彬经常听取汇报,在此过程中发现了文强并对其有所了解。但在重庆市公安局一位原副局长的眼里,文强的工作能力并没有那么出色,“19世纪70年代末有一回在涪陵出差,他把枪给丢了,还是我们给帮着作的检查”。

  1983年,巴县搞机构改革,组建新班子,恰逢县委分管政法口的常委到成都学习两年,文强就接替了他的职务,得以跻身县委常委,此时,他连县公安局副局长都不是。1985年左右,年仅30岁的文强升任巴县委副书记。

  1991年,重庆市公安局负责人看中文强,想调他来市里,开始提出建议让他升任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局长,但当时的巴县县委主要领导认为这个职务安排太低,“我们巴县出来的干部,没这么安排的”。隔了一段时间,到了1992年,市公安局提出,文强不到区分局了,直接提为市局副局长,至此,37岁的文强完成了其仕途的第二次飞跃,正式成为重庆市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

  1997年重庆直辖,文强一路顺风顺水地升任市公安局副局长。2000年11月,提任正厅局级侦察员。2003年任局党委副书记,直至2008年调任司法局。

  8月1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周波称,“文强因严重违纪已被双规,充分证明了市委市政府打黑除恶的决心,不管背景有多深,关系有多复杂,经济实力有多大,只要侵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都将一查到底,绝不手软。”

  这种“拉网式全天候的密集打击”,不仅震慑涉黑团伙,对于公安队伍中的违法违纪者也同样有效。此前,公安系统内部盛传,“有问题一定要去自首,不要等组织来查。”

稿源: 中国网  编辑: 李中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