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 曹静
编者按:蒙古靴是颇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以制靴材料来分,蒙古靴有毡靴、皮靴和布靴之别。传统的蒙古皮靴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材料,经5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目前,在呼和浩特市场上可见的绝大多数蒙古皮靴,所采用的材料皆不佳,工艺也与传统的制作工艺存在很大差距,66岁的吴润达师傅,在时隔42年后,于2006年5月又重操旧业,再现了这种手艺。

吴师傅与他爱不释手的蒙古靴

吴师傅正在给缝制好的靴底上麻线
蒙古族皮靴的精湛工艺已历经五代
吴润达师傅家五代祖传制作传统手工艺的蒙古皮靴,祖上在清朝咸丰年间给府衙的官员专门做靴子。第五代传人吴润达老人15岁起便和父亲学习做靴,2006年,退休在家的吴师傅看见呼和浩特市场上销售的蒙古族皮靴做工粗糙,样子不全,和传统的蒙古族皮靴的制作工艺相差甚远。于是,在扔下老本行42年后,吴师傅重操旧业,拿出了尘封柜子里近半个世纪的皮革、工具,让蒙古族皮靴的传统制作工艺重新焕发出了光彩。他亲手制作的纯手工的蒙古族皮靴手工精湛、用料考究,独具民族特色。被游客带到了世界各地,成为珍贵的收藏品。
吴氏传人制作蒙古族皮靴已经历经五代,有百余年的历史,至第三代传人时清政府衰败,吴润达的爷爷只能流落民间,在归化城太平街开设了字号“福升祥”,专给蒙古族牧民做靴子。
吴师傅说,小的时候学习制靴手艺时,只有在过年时才能休息5、6天。这样,当别的兄弟学习科学知识、考学、工作的时候,吴润达钻进作坊里埋头学习手艺,成了吴家制靴的真正的第五代传人。
1964年,“四清”运动时期,政府不再允许吴家个体经营了。20出头的吴润达也不想再和家里那些中老年手艺人一起从事这个单调、枯燥的工作了。于是他改行了。其中经历了好多个临时工种。1967年招工进了呼市第四毛纺厂,成为国家正式职工。1984年又调到呼市蔬菜公司,直到2006年退休。

制作蒙古靴的部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