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 张林虎
各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自主创业也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加之政府的鼓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了自主创业的潮流中,生于80后的大学生赵永超在追赶这趟车的过程中,用其勇气与智慧见证了80后的大学生。他说,80后一代其实也很了不起。

赵永超近照
毕业三年开始创业
略显黝黑的皮肤,在他的脸庞上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沧桑。简短的头发显露出他性格中的坚毅和倔犟。他个头不高,走起路来却虎虎生风,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坚实,他就是赵永超,一个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一个80后的创业者。
1981年出生的
赵永超,即将跨入而立之年,但仍属于80后的典型代表。他像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一样,毕业后从事过许多工作,现在已固定于LED电子屏行业。记者约了几次,他总是说忙,索性采访就在他工作时进行了。在他简陋的库房里,记者看到,挨着墙放着几箱模板,几个年轻人正认真的接线装屏。记者喊了一声他的名字,一个满身是灰的小伙子从架子后面钻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土笑着说:“控制卡部分比较复杂,稍有疏忽就会烧卡。”
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学习LED电子屏的安装。在这个简单的库房里,记者与工作中的赵永超聊了起来。“大学毕业后我就想着自己创业,殊不知创业对于一个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创业资金的人来说是多么难。当初学习不努力,大学专业不好,又没关系,工作也就不好,所以我毕业后在一家经营不太好的公司工作了3年,最终还是决定辞职,开始我的创业之路。”赵永超如此简单的叙述着自己的创业初衷。
大学期间就有经商头脑
赵永超出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农村,比起如今许多娇生惯养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住校的他,自立能力比较强,在上高中期间,他就开始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但多半是体力活。
在武汉上大学的日子里,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卖海报信封、办补习班、倒腾手机,虽然钱没赚多少,但是实践中的经验让他受益匪浅。毕业时,让同学们出乎意料的是,赵永超没有继续自己单干,而是开始找工作。在他看来,自己接触的圈子很小,这种局限性让他接触不到更新的理念。
在数次被拒之后,他终于在武钢的一家化工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里,赵永超学到了真正的生产、销售、售后等一系列的销售模式,以及亲身体验到了什么叫商战,并见识到了高端的企业管理和领导艺术。
07年底,他辞职租了一家皮鞋美容店,由于考察不足,市场饱和,起早贪黑地干了一年之后,只能选择再次放弃,赵永超是带着淡淡的失落又开始做电脑配件销售,在深圳、西安、重庆、郑州各大城市之间来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