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最新播报 正文
菲律宾36名政界人士和记者遭劫持被杀害
内蒙古新闻网  09-11-24 08:35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菲军队曾在马京达瑙省打击叛军(资料图片)

  郭娟制图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近百名荷枪实弹的武装分子,23日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上的马京达瑙省劫持了51名人质,其中包括34名记者。菲律宾军方消息称,目前人质已有36人遇害。对此,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强烈愤怒,并发誓要将杀人犯绳之于法。

  枪手围堵汽车

  据报道,劫持事件发生地距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930公里,属菲律宾南部马京达瑙省下辖的布栾镇。当日上午9时,该镇镇长易卜拉辛·曼古达达图委派自己的妻子埃斯梅尔,率领家人、助手和支持者,以及当地新闻记者,浩浩荡荡前往当地一处选举办公室,报名参选2010年省长选举。就在一帮人尚未抵达选举办公室,突然一伙荷枪实弹的武装分子围住三辆车,拦住了他们去路,不容分说将人质带到附近的山村。

  目击者称,武装分子打扮很像该省民兵,总数大约有100人,不过到目前为止,当地政府尚未核实这一数字。

  大部分女性遭先奸后杀

  据易卜拉辛介绍,上午10时左右,他收到妻子埃斯梅尔的短信说,他们一行人遭武装分子劫持。他立即与妻子通电话,然后就再也无法与她取得联系。

  他说:“妻子被杀前,我还曾与她通电话,在电话中我听到打耳光的声音。”他表示,被劫持的人质除了他的妻子、姐姐和弟弟外,还有两名律师,34名准备报道他参选省长一事的记者以及其他政界人士。易卜拉辛悲痛欲绝地说:“妻子被武装分子先奸后杀。大部分女性死者有明显的被糟蹋痕迹。”

  就在易卜拉辛收到短信数小时后,先期参与搜救人质的菲律宾军方驻马京达瑙省部队,在事发地点先发现了34具遇害者尸体。据当地军方负责人阿尔弗雷德·卡顿介绍,遇害者大部分被武装分子砍头致死。

  疑是政敌仇杀

  早些时候,菲律宾军方发言人罗米欧·布郎纳中校表示,绑匪很可能与马京达瑙省现任省长安达尔·安帕有关。

  据悉,马京达瑙省有两大强势的政治家族——曼古达达图家族与安帕图恩家族,这两大家族长期不和。其中,安帕图恩家族相当厉害,现任省长就是该家族成员,当地盛传该家族甚至还有私家武装。

  布郎纳说,易卜拉辛是下届省长的热门人选,为阻止他参选,幕后主使很可能是安帕的儿子。目前,省长尚未对劫持事件发表意见。

  总统下令追凶

  菲律宾政府23日对当天的人质劫持事件表示愤怒,总统阿罗约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追捕凶手。军方发言人卡顿说,虽然尚不能确定绑架分子的身份,军方已经接到政府命令,全力以赴找到劫持事件的幕后主使。

  事件发生后,菲律宾新闻界对此表示强烈谴责,菲律宾政府棉兰老岛事务顾问杜雷扎建议该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只有每个人都不能持有武器,马京达瑙省才能安全。(聂亮 译)

  三名记者迟到侥幸逃过一劫

  据悉,原本前来登记报道的记者共有37名。大部队早上9点后出发,不过有三名前去的记者稍微迟到了,因此他们到其他记者住的酒店问路。

  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三个人,两名骑摩托车的男子到处询问记者们去了哪里,还试图询问所有记者的名字。这三名记者意识到此行相当危险,临时决定不去临镇谢里夫阿瓜克,侥幸逃过被杀的厄运。

  新闻背景

  菲政治对立家族

  用暴力解决分歧

  上周,菲律宾2010年大选开始选举人登记备选工作,选举投票将一直持续到明年5月10日。

  不过,菲律宾激烈的政治选举斗争之外,暴力总是如影随形,尤其在马京达瑙省等南部地区。长期以来,这一地区反政府武装、极端分子的活动都很猖獗,加上激烈的家族冲突有,南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菲律宾政府安全部队的老大难问题。

  新闻链接

  事发地又乱又穷

  75万人逃离

  马京达瑙省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上,这一地区不受菲律宾政府控制的自治区,该地区距离首都近千公里,反政府武装活动猖獗。由于多年来饱受冲突困扰,棉兰老岛的大多数省份已非常贫困。

  2006年,该省曾发生一起针对省长车队的炸弹袭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2008年8月菲律宾政府军与当地叛军发生冲突以来,已先后有75万人逃离该省。

稿源: 腾讯  编辑: 刘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