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健谈的赵大姐聊天中记者得知,她曾经是呼和浩特服装三厂的职工,现在每个月有1200元的退休工资。女儿和丈夫都担心她的身体,希望她能放弃这份工作。赵大姐说:“干了这一行就得干好,现在也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就是有天大的事也得把报纸送到,平时有一些感冒头疼的小病也照常送报。我工作四年了还没有被人投诉过。”看得出赵大姐做为一个报纸发行员的骄傲,这也许是赵大姐对人生价值最好的诠释。
辛苦的工作
当你开启空调,坐在温度适宜的办公室里,是否为不能及时看到报纸抱怨过,是否想过报纸发行员也许正顶着大风雪推着自行车艰难地行进,又是否想过一路上他们摔倒过几次……
自行车丈量着城市的每条街巷,脚步踏过了居民楼无数级台阶。做了四年的报纸发行员,赵大姐从没吃过早点,甚至很少喝水。凌晨五点半,她从家里出发一直到十一点半左右结束工作,在路上要骑六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有时候不熟悉新订户的路线,还要走好多弯路。

这家的报箱太高,赵大姐踮起脚尖才能够得着
九点半左右,报袋中剩下的报纸越来越少了,更辛苦的任务也就开始了。走进讨号板新村,赵大姐说:“咱们在这儿至少要待一个多小时”。穿梭在小区里,在每栋楼的各个单元不同楼层上上下下,半个多小时后,二十几岁的记者已经体力不支了,赵大姐却依旧健步如飞,并且敞开了羽绒服。赵大姐说:“累的时候,腿一软就磕在台阶上了。有时候回家了,躺在床上动也不想动。以前带过一个应聘发行员的年轻人,跟了一天,第二天就不来了。为了爬楼,得穿很轻便的鞋子,衣服也不能穿太厚。过些天更冷了,也不加衣服了!”
十一点多,报纸送完了,赵大姐说:“每天送报,自己倒是最后一个看报的。”2010年报纸征订期到了,赵大姐又开始忙着报纸的征订工作了。(内蒙古新闻网 雒扬 实习记者 白丽美)
采访后记:记者的采访结束了,但是报纸发行员的工作还在日复一日地进行,每一份报纸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与辛苦。赵大姐送报的时间不是最长的,送报的路线也不是最远的,她只是千万个报纸发行员中普通的一员。寒来暑往,他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将报纸及时准确地送达千家万户。他们步履匆匆,但他们兢兢业业;他们很平凡,但他们又很重要。他们是衔接报纸与读者的纽带,更是报社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