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最新播报 正文
80后90后习惯"被服务" 第三产业高级人才缺失
内蒙古新闻网  09-12-02 16:31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服务行业(即第三产业)一向“以人为本”,洗染、织补、美发、按摩、修理等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而伴随“80后”、“90后”独生子女大军步入社会,这些自小就习惯了“被服务”的人群更使服务业高级人才显得缺失,一次次的消费经历让人们很无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禁感慨:服务业好技师哪去了?

  服务行业高级人才缺失

  名贵衣物难织补、皮衣被洗坏、头发被烫糟……由于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职业资质多样化,使得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接连不断。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以洗染行业为例,全市从业人员约3.5万人,其中高级技师仅占0.17%,技师占0.06%。而全市整个行业内具有国家资质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只有大约5000人。作为洗染业主要服务项目之一的织补人才更是稀缺,给市民修补高档、名贵衣物带来困难。消费者冯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年前,我不小心将自己的英国花呢裤子弄破了一个不小的洞,当时到洗染店进行织补,一位年轻技师将那条裤子补得可以说天衣无缝。而如今,不少洗染店已经没有了织补服务。很多次,我拿着衣服到洗染店却被告知‘名贵衣物我们补不好’。”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现今进行普通织补服务的大多集中在外来人口摆设的“地摊”式织补点。

  习惯“被服务”一代需转变观念

  一位多年从事服务行业资格培训的资深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服务行业被称为第三产业,靠的就是“以人为本”,换句话说,从业人员的素质、服务技能直接决定了行业的发展。令这位人士担忧的是,伴随“80后”、“90后”独生子女大军步入社会,服务行业高级人才缺失的问题将更为突出。他说:“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就习惯了众星捧月般的‘被服务’,这些年轻人中有的甚至可能干不了服务业,因为他们缺少或者说没有服务的意识。我周围的一些年轻人经常表示自己在家娇生惯养,不愿干也不肯干所谓的‘侍候人’的活。他们的这种观点流露出了独生子女的‘唯我’心态,影响了他们的从业精神。”一些社会人士认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是首要的,只有具有服务意识、踏实学习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服务行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行业的发展、升级依靠的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和专门的技术。习惯了“被服务”的年轻一代需转变观念,一定程度上可改变服务行业青黄不接的现状。

  服务业应不断培养高级人才

  “服务行业需要人才,更需要不断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一位多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有的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却很少重视人才培养。比如,美发行业的一些不同级别的美发师大多是企业‘自封’的。一个洗头工在短短的一两年内,经过几次跳槽就可完成从‘洗头工’到‘美发师’甚至‘形象总监’的晋升。”另一位美发业专业人士透露说:“靠跳槽抬高身价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个潜规则。”有业内人士同时表示:“服务行业的人才培养不能流于形式,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培训。仅仅有‘证’的从业人员不一定就是令消费者满意的‘人才’。人才不仅仅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更应具有专业精神。”一些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只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更希望他们具有专业精神。服务行业的企业应该注重培养这样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记者王绍芳)

稿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董美鲜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