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踏实没有花花肠子”
2000年春天,王美玲的父亲来北京看女儿。
王父对女婿的第一印象是“不爱说话”。
当时李磊去车站接他,骑着摩托车,一路上没说几句。到家后,李磊给他倒了杯水,“就又不说话了。”
王父说,知道李磊那时在做煤渣生意。他还问女儿,李磊没有正当工作,还不爱说话,为什么要选这样的对象。
“人很踏实,没有花花肠子。”王美玲这样回答父亲。
2002年,李磊和王美玲结婚。
婚后,王美玲的父母、弟弟都从老家搬到北京,王家人坦言,本地的女婿是他们最大的依靠。
初来北京,王家的衣、食、住、行都得到李磊照顾。
“每隔个十天半月,夫妻俩就来看一次,买很多东西,有时还扔下几百块钱的生活费。”
那时,李磊还是骑摩托车,有一次给王家送油,因为着急把油丢了。
王母说,女儿在婆家地位一般。女儿曾跟她抱怨,公婆负责看孩子,不做饭,都是女儿做饭。
王家人的印象里,李磊干过“煤渣”和“架电线”生意,李磊很少向他们说外边的事儿。
“眼神就会让人害怕”
做变压器生意,李磊是与朋友合伙,为此还向父母要过几万块钱。王家人说,听说亲家常会唠叨女婿没有一个固定工作,还在家里拿钱。
李磊烦父母唠叨,朋友们对此有耳闻。一位朋友说,李磊曾说过在家一看父亲喝酒,他就找机会溜出来,怕自己又被唠叨。
朋友圈中,李磊年龄最小,圈里人多称他“小李子”。
朋友们说,交往中李磊大多时候是沉默,“是个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李磊有时双手拄着桌子,双手抵头达两个小时,一句话也不说。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朋友说,他虽然不爱说话,但是那种让人一见就害怕的人,“眼神就会让人害怕”。
对于李磊在三亚逃亡每日消费将近万元,朋友们不赞同是肆意挥霍。
这符合他平时的性格。
“他能花钱”一位朋友说,李磊爱抽烟、喝茶、吃肉,也喜欢旅游。
没钱时抽5块钱一包的烟,有钱后抽好烟,每天抽两包。
李磊在三亚被抓后,从看守所到机场20分钟的车程,李磊向民警要了4根抽。他说没烟抽,很难熬。
因爱吃肉,李磊和朋友特意在西红门开办一家饭店。
“听说哪个地方不错,只要他手里有钱,马上就坐飞机去,转一圈花两万是常事。”朋友说,李磊都是一个人去。
曾靠介绍发廊女获利
李磊以前骑摩托车,后来开一辆黄色轿车,今年5月换了辆“朗逸”轿车。
“他能花,也能挣。”一位挚友称,李磊十几岁就在西红门混,交际圈很广,背景也很复杂。
“他跟我是朋友,他跟别人也是朋友。但从来不会说他的朋友是谁,是干什么的。”挚友称,即便都是要好的朋友,李磊只局限于两个人的交往或者生意往来。
李磊生意圈子共识的是,“小李子”头脑灵活,赚钱有道,做什么都能悟进去。
朋友称,2000年至2002年期间,李磊夫妇经营的理发店规模不断扩大,生意很不错。
这并不是李磊主要的收入来源。一名挚友说,李磊刚20岁出头的时候,手下就聚集了一群朋友。他们开始从事与发廊女有关的生意,“一个月的收入在二十来万”。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多,这才是李磊的第一桶金。
朋友们称,李磊与人合伙做变压器生意、开的饭店至今每月仍有可观的收入。李磊从去年开始做“金融”方面的“生意”,每天手里有大量的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