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张镇诉浙江省意尔康鞋业集团有限公司侵犯其“一体式勾心鞋跟”专利权案,在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开庭审理。知识产权周法院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案全面展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知识产权纠纷出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从2007年至2009年全区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比前3年增长近一倍,且都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呼伦贝尔4市。其中,60%的知识产权案件都集中呼和浩特市。从1993年至今年3月份,全区法院共审理专利、著作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民事、行政和刑事等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148件。其中著作权和商标权纠纷案件占知识产权收案总数的71.1%。
全区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案件逐渐增多,主要是侵犯内蒙古驰名商标和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刑事犯罪案件。涉及到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网络著作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新类型案件。
各级法院通过与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科技名牌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恰当的知识产权战略,使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同时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内蒙古科技名牌企业和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的司法需求。凡涉及内蒙古科技名牌企业和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的案件,法院都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案、快速审理、快速结案、快速执行,绝不因诉讼中各环节的拖延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2009年10月,在全区两级法院正式开展了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试点工作,并开通了内蒙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互联网站,设立了法界动态、审判服务、企业维权等栏目,帮助企业与法院信息共享、沟通便捷、交流顺畅。
全区法院不断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与公安、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刑事执法中的配合与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内蒙古科技名牌企业和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合力。(记者王远征 通讯员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