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头条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一体多翼游遍内蒙古 首趟“草原之星”全境游专列结束全部行程
内蒙古新闻网  11-08-12 10:12 【字体:    来源: 本网综合  
 

  奇志:内蒙古的风光震撼心灵

  在“草原之星”旅游专列出发当晚,列车多功能车厢举行欢迎演出,意外地发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奇志老师带着他的徒弟张伟也在演员行列,就萌生了采访奇志老师的意念。之后的途中他一路同行,一边慰问演出,一边旅游。8月7日,在从海拉尔返回呼和浩特的列车上我采访了奇志老师,请他谈谈对内蒙古旅游业的感受。

  奇志老师告诉我,他以前多次来过内蒙古,到包头、乌海、阿拉善、满洲里等地慰问演出。这次是应呼铁局邀请,中国铁路文工团派他和爱徒张伟慰问临策线、集通线铁路职工。行前师徒二人刚刚结束武夷山的慰问演出,到哈尔滨做完节目,推掉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两期节目从北京来内蒙古的。

  说起这次旅游的感受,奇志老师很兴奋,内蒙古的旅游资源太丰富了,呼铁局和旅游局合作开行“草原之星”内蒙古全境游专列让我10天游遍内蒙古的著名景点,这样的旅游产品我觉得很有创意。他说,原来都是坐火车跑马观花看草原,这次参加“草原之星”内蒙古全境游活动,下了火车上汽车,驱车上百公里,深入草原腹地,近距离感受内蒙古丰富的旅游资源,蓝天、白云、绿草地;国门、界河、航天城;成陵、黑城、《敖鲁古雅》;石林、湖泊、胡杨林……就连大漠戈壁,也是那么粗犷雄浑,内蒙古太美了。

  第一站到东风航天城,我们参观基地历史展览馆,几代航天人创造了人间奇迹,圆了国人的飞天梦。在大漠戈壁中建设了一个绿洲,航天城中,弱水河畔,草地平展展、树木连成片、园林小品别具特色。站在发射架下,那个自豪!徜徉航天城中,那个惬意!更难忘检查站的情景,200多人的旅游团,几个战士,要一个一个地核对身份证,进城要检,出城要查。这就是航天精神,就是一丝不苟、就是万无一失。

  在胡杨林,面对这种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腐的神奇生命,你有一种冲动,当你拥抱它时,你人生中的坎坷、生活中的不如意就会烟消云散。在南方,像居延海那样的湖泊,不足为奇,但是驱车几十公里,沿途都是戈壁滩,忽然,眼前出现芦苇荡,碧水连天,那一刻,你的心灵会震颤,一定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呼伦贝尔大草原,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草原,如绿色的海洋,小风吹过,草浪一浪接着一浪,蒙古包散落其中,牛马羊悠闲地吃草……你会不由自主地扑到草地上,感受柔柔的草、香香的花,你会情不自禁地高歌一曲《天堂》,感受腾格尔的草原情怀。

  这里的人民善良、淳朴、真诚、热情。旅途中每到一站,都有欢迎仪式,献哈达,敬美酒,歌舞表演。满洲里的欢迎仪式别具特色,美丽的俄罗斯姑娘请我们吃欢迎面包。集通线嘎拉德斯汰站的职工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平时的文化生活也较为贫乏,当我们到那儿慰问演出时,在我们看来一个简单的包袱,工人们就会报以长久而热烈的掌声,给我们很大鼓励,我们一气儿表演了40分钟,说了3个段子。

  在国内外各地都演出过,奇志老师见多识广。对我区的旅游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说到这些时,奇志老师表情严肃起来。

  到成陵景区的途中,窗外沙柳、沙蒿将往日的沙漠覆盖。当问及导游当地治沙绿化情况时,导游说不上来。在呼伦贝尔草原,问导游马是蒙古马吗?牛是什么品种?改良过吗?那孩子也说不上来。其实,游客看草原更想知道草原背后的故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这是人文旅游,导游应该补上这一课。

  说到旅游产品,奇志老师提到内蒙古的旅游产品戏剧化、舞台化倾向较重,不够生活化,蒙古族服装就比较典型。不生活化,游客就不会买。还有旅游产品雷同,缺乏景点特色,需要进一步开发。

  旅游项目的设置还可以更丰富一些,互动性更强一些。比如胡杨林,可以提供收费的水和胡杨树苗供游人种植,并留下名字,这样一来,几年之后,游人还会回来,看看他的树,也算是吸引回头客嘛。还有根河的亚洲第一湿地,游客只能在山上远远地看看,应该创造条件让游客深入其中,到湿地中走走。

  在列车上,奇志老师师徒二人先后给游客表演了《天路》、《短信》和《双簧》3个段子。表演《天路》时还加进了本次“草原之星”旅游的内容。问及是否会给“草原之星”旅游专列也写一个段子时,奇志老师笑着说,如果有人邀请并合作的话,可以。那需要沉淀下来,再次体验生活。

  我们期待着奇志老师到胡杨林种奇志树,到根河湿地过沼泽,更期待奇志老师为“草原之星”写个段子。(记者郝斌)

  地接领队常培富

  “草原之星”结束了全部的行程,返回呼和浩特。

  当许多旅客回味这些天的行程、感受,回忆起这些天的趣人趣事时,一个人的名字又响起在众人嘴边,他就是常培富,额济纳旗地接领队。

  由于常年生活在大漠戈壁,使得这位42岁的汉子比较老态,从外貌看与他的实际年龄大不相符。只有从常培富对阿拉善、额济纳旗滔滔不绝地介绍中,才知道他是这次地接导游的领队。

  常培富说:“我的经历比较复杂,祖籍是甘肃人,由于爷爷当年好赌成性,导致父辈逃难到额济纳旗,最后自己成为流落到额济纳旗的难民。”

  由于自己家境的原因,常培富早早地便懂得立业的事情,早年的他曾从过政、从过商。当他开始研究阿拉善文化时,就迷上了这一事业。在记者与常培富同行的3个多小时中,阿拉善文化被常培富解读得淋漓尽致。他在讲解过程中,手中没有任何资料,阿拉善文化已经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

  为了更好地传承阿拉善文化,常培富利用业余时间,与人合作编写了《解读阿拉善》,用于这一地区的导游培训教材。

  常培富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发现以后,在新闻联播作出报道,播出时,常培富依然工作在治沙岗位上,当他的朋友打电话告诉他时,常培富只是淡淡一笑,用他的话说:“我只是做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田永胜)

  民间资本钟情朝阳产业

  8月1日,“草原之星”内蒙古全境游旅游团在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参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它与成吉思汗陵相向而建,并融为一体。旅游区内天骄大营中有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包,独具特色的“山”字型门景气壮山河,铁马金帐再现了成吉思汗铁骑的大型军阵。以休闲广场形式表现的亚欧版图广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亚欧版图广场以高低错落和几种不同颜色表现出

  来从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疆域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图。2005年5月建成的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及图文并茂的画展,向游人展示出蒙古历史文化发展的渊源,馆内收藏的长达206米的《蒙古历史长卷》油画,据说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油画。

  该景区是民营企业东联旅游集团2001年投资建设,2004年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投资6亿元。目前,该公司还投资近4亿元建设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走在了我区社会力量办旅游的前列,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弘扬了草原文化。(李若鹏)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