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责担当的玉宝
为迎接自治区社区党建工作现场会的召开,乌兰察布市把2014年确定为社区组织建设年。
社区建设历史欠账颇多的兴和县,决定利用一年时间对旧城8个社区进行改扩建。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想往后躲。此前毫无相关工作经验的卢玉宝却主动请缨,负责兴昌、马桥和幸福3个示范社区的改造工作。
因为卢玉宝一个劲儿地催进度保质量,兴昌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宏有一段时间很怕见到他。社区正常上班时间是8点半。每天早晨7点,陈宏就准时接到卢玉宝的电话:“我已经看过昨天干的活儿了,有几处需要改进。”“展板位置有出入,你快过来。”……逼得陈宏把上班时间提前到7点。
经过市场调查和反复测算,兴昌社区5个功能室的装饰美化需要经费5000元。卢玉宝却摇了摇头:“5000元太多了,你们在网上买材料吧。我们自己动手干。”
“有没有搞错啊?网上再便宜,又能便宜多少?咱们又没接触过室内装饰,该咋干?”陈宏的心中冒起一团火。
“尽量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卢玉宝耐心给他做工作,并亲自动手设计,结果只花了700元。陈宏这下彻底服了。
当时正值兴和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阶段,卢玉宝肩负重任,繁重的材料审核把关任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见缝插针,骑上自己的二手摩托车,每天至少跑五六趟社区。
赶上施工高峰期,社区人手紧张。卢玉宝见活儿就想搭把手,桌椅来了卸桌椅、图书来了搬图书,以至于被社区下夜的孙安亮大爷误认作打工者,被社区工作人员薛俊梅扯着嗓子吼:“卢部长,过来搬搬桌子。”
兴昌社区居民张亮坐在新建成的图书室里,给卢玉宝悄悄留了一张纸条:“社区建好了,我们办事方便了。还没来得及谢谢你,你怎么就走了呢?”
克己奉公的玉宝
兴和县是国贫县,基层组织工作在乌兰察布市长期居于后列。担任分管基层组织建设的副部长后,卢玉宝主动向县组织部部长张丰五提出:“应该把农村组织建设好好抓一抓,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民族团结乡兴胜村党支部是个“炕头支部”,开会只能去村支书家里,人、钱、制度样样缺,被定为三类支部。
“抓党建不能空喊口号,最终目的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头一次和卢玉宝见面,兴胜村党支书郑满海就对这个后生印象深刻。
兴胜村下辖的邓家村,饮用水碱大杂质多,村民们编了首顺口溜:“邓家村人没福,当街打了个黑窟,喝的是泥糊糊水,净出些黄牙罗圈腿。”村民们开玩笑,村里的姑娘们因为牙黄,嫁人时都少收彩礼钱。
得知村里还有46户没有安装自来水,卢玉宝主动联系兴和县房管局,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
建活动场所、办农家书屋、通进村公路、引种植大户……在卢玉宝的指导帮助下,短短一年,兴胜村党支部便由三类支部转化为二类支部。
和兴胜村不同,大五号村虽然是自治区基层组织示范村,但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伊始,村民们闹不清要干啥,干推不动。村民梁喜家的院墙需要拆掉重建,算下来,自己只需出4000元,占总费用的1/4。梁喜却打着一分钱不花的算盘,态度强硬:“你们想拆就拆,不拆拉倒,反正我没钱。”
左右为难的村支书左飞找到卢玉宝,请教对付“钉子户”的招数。
“你们的做法不妥,只有让群众知情,他们才会自愿参与进来。”卢玉宝提出“三个三”工作法,建议村“两委”开好全体村民、村民代表和村“两委”三个会,开展村民、村民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三议,做到调查问题、宣讲政策、签订协议三进家门。
在村“两委”三进家门做工作后,梁喜愉快地同意了改造方案。建新院墙时,他又是给施工人员包饺子、又是端酒,当成了自家的喜事。
如今,大五号村47户土房子全部拆除重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大五号村是民族团结乡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试点村支部。县委高度重视,派卢玉宝到大五号村蹲点指导。半年时间里,他先后12次深入村里,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过去,村民们对发放救济款和低保金意见很大,认为村支部闭门决策,有失公允。卢玉宝提出,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每季度推行村务公开,“一公开,社员就没有意见了。”
2014年,大五号村党支部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支部利用“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资金,贷款700万元,购买大型农机具20台,扶持发展种养殖大户26户。党建工作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村“两委”的威信高了,凝聚力强了。
自强不息的玉宝
卢玉宝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集宁新世纪中学当工勤人员。岗位无高低,卢玉宝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当时,全校有180间教室和办公室。卢玉宝信手拈出一把钥匙,就能打开对应的门锁。面对同事们的好奇,卢玉宝半开玩笑地说:“羊倌还能认不得自己的羊?”
忙碌之余,一有时间,卢玉宝就去教室旁听课程、记笔记、看教材,最终当上了教学老师。一开始,学校担心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和学生相处不好。慢慢发现,他竟然自创了一套“半小时抽测法”:每天吃完午饭,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检测上午课程知识。这套方法,新世纪中学的老师们至今还在沿用。
2004年,卢玉宝从兴和县国土资源局考入县委组织部。意识到自己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他每个星期天都泡在单位,抓紧时间学习。
当时,年幼的儿子十分黏他。卢玉宝就用自行车把儿子带到单位,让儿子在会议室看电视,自己在一旁学习。孩子哭闹时,他就过去哄一哄,然后继续看书。
“他的时间都是这么挤出来的。”时任卢玉宝分管领导的张皋镇党委书记张健回忆说。
卢玉宝的家里保存着他参加工作后积累的厚厚4大本剪贴本,按照文学书法、评论杂文、组织党建、国家政策分门别类,贴满了他从各类报刊杂志上剪抄下来的名篇佳句。
在组织部工作期间,卢玉宝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文稿写作工作。领导已经通过的文字材料,追求完美的卢玉宝总要补充一句:“我再看看,有啥不合适的,再改改。”
“咱们是贫寒家庭出身,不靠组织培养,哪能走到今天?就冲每月挣那几千块钱,也得好好干。”出身贫寒的卢玉宝,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正如他被任命为组织部副部长时的表态发言一样,“我一定不会给县委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