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充公示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参评人员相关事项的公告
内蒙古新闻网  20-06-24 10:2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按照中国新闻奖评奖办公室《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预通知版)》要求,现就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参评人员张俊在推荐表及相关文字材料进行补充公示(见附件)。公示日期为2020年7月6日9:00时至7月10日17:00时。在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可通过来电反映推荐人员的有关情况和问题。

  内蒙古记协评奖办公室电话:(0471)4811305。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

2020年7月6日

张俊在事迹材料

  起源于自觉根植于修养

  张俊在,1989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同年分配到内蒙古日报社工作至今。从业30多来,娴熟报纸全媒体策划、采写、编辑、出版、新媒体发布运营整体流程各项工作,擅长重大选题报道和经济报道组织策划。所采写作品中,一件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两件获得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奖一等奖,9件获得内蒙古新闻奖。先后被授予自治区意识形态部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第九届内蒙古十佳新闻工作者、第八批“草原英才”等荣誉称号。

  由张俊在策划、组织采写的“‘五大任务’之内蒙古年终盘点篇”系列报道(5篇)、“‘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7篇)、“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系列报道”(4篇),分别获得中宣部2016年第506期、2017年第291期、2019年第204期“新闻阅评”的肯定。其中“‘五大任务’之内蒙古年终盘点篇”系列报道(5篇)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第25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

  倾心重大主题报道,做实力型记者

  倾心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做实力型记者,一直是张俊在追求的业务最高目标。从业30多年来,他几乎参与了内蒙古日报所有的“重头戏”报道。

  2001年2月,张俊在作为自治区媒体首次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记者之一,在东风航天城采访一星期,写出近6000字的重头报道《龙啸九天——来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报告》,报道一经见报,立即引起热烈反响,该篇报道也获得第10届内蒙古新闻奖特别奖。

  2001年8月,张俊在又走进全面禁牧一年后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采访禁牧后的变迁,与他人合作采写的报道《禁牧禁出个大发展》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3等奖。

  由此起步,张俊在的笔触一次次浸入到重大主题报道中而乐此不疲。参加自治区两会、党代会等重大会议报道,撰写了《新突破何处着手?》《“三大动力”劲风扬帆》《抢抓机遇要注重一个“干”字》等重头报道;参加重大主题报道,撰写了《坚定发展,我们步履稳健——我区“抗非”斗争回顾系列报道之五》(获第12届内蒙古新闻奖特别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告别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获第24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等重头报道;参加盟市旗县重大典型报道,撰写了《突围之战》《包头速度》《长大以后》——对包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考(上中下篇)(获第13届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奔流到海》《田野之变》——通辽市实施“开放转型、创业富民”发展战略纪实(上下篇)等重头报道。

  一篇篇饱含深度性、启示性的重大主题报道,成就了张俊在“找问题、出思路、说见识”的“研究式采访”风格,并也由此造就了他实力型优秀记者的地位。

  专注自身转型发展,做创新型记者

  追求转型,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入职以来,张俊在先后从事过国内新闻时事编辑和区内时政记者的工作。从2004年起,他主动转型,从时政新闻报道转向经济新闻报道。

  他首先从季度经济运行述评这个常规报道入手,开始突破。2004年4月,他写出首篇经济运行述评《“开门”春潮涌——我区一季度经济高速运行述评》,报道见报后获得一致好评,认为给经济报道带来了一股清风。

  随后,张俊在在经济述评的采写上一发而不可收,2009年4月撰写了《从春天出发——我区近期经济形势述评》,2009年7月撰写了《一条动人的曲线——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述评》(获第18届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奖一等奖),2015年4月撰写了《来之不易的平稳开局——我区一季度经济运行述评》。

  这些报道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辨和可资借鉴的启示,赢得受众的推崇,张俊在也由此成为经济类重大典型报道的主要操作者。他撰写的《从这个拐点起飞》《赢在转型期》《决战22亿》《永业印象》《回头看准能》等重头报道,对于当地提振信心、业内发挥引领作用,都蕴含着积极意义。

  在积极转型的路上,张俊在不仅在报道领域上实现转型,更在写作方法上进行创新。依托新闻前辈的经验总结,他把“人格化新闻”的写作手法引入经济报道写作,加以充分实践。一改经济报道“专业、数字、呆板、枯燥、生硬”的独特脸谱,以富于情节的个人经历来代替抽象生硬的叙述,使新闻与读者更加贴近。

  2002年9月,张俊在以“人格化新闻”的写作手法撰写的报道《玉米当家奶牛唱红凉城县滩区结构调整让农民鼓了腰包》,获得第11届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奖一等奖。这是对他在写作手法创新上的极大肯定。

  致力强化团队建设,做领军型记者

  从2012年4月起至今,张俊在先后任经济新闻采访部、工商新闻采访部主任。在任职部主任期间,他就一直把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任务放在第一位,锤炼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拉出一支敢打胜仗能打硬仗的有生力量。他以培训策划能力为支点统领一切业务工作,在内蒙古日报社三级策划制度的框架下,又细化实施了主任牵头的部门、科组策划制,主任与记者点对点策划制,通过每周部门策划例会这个平台,率领部门全体人员针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热点、亮点,精心设置策划选题,目标明确组织实施,聚焦系列报道锤炼群体的优势,推出一大批经济深度报道的精品力作,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记者素质。

  其中由张俊在主导策划的“今年我区经济稳中有进‘五问’系列报道”(5篇),获得2014年度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主导策划的“‘五大任务’之内蒙古年终盘点篇”系列报道(5篇),获得中宣部2016年第506期“新闻阅评”肯定,同时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第25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主导策划的“‘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7篇)获得中宣部2017年第291期“新闻阅评”肯定、同时获得第26届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主导策划的“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系列报道”(4篇),获得中宣部2019年第204期“新闻阅评”肯定,同时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玉刚的批示。

  2017年12月,汉文报工商新闻部又以其优秀的工作业绩,作为内蒙古日报社媒体深度融合转型的试点开始运营。经过6个月的试点运行,试点的媒体融合形态和流程再造工作模式基本形成,在内蒙古客户端产经频道、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内蒙古日报》(汉文报)新闻版、《经济涮锅》专刊4个平台上基本实现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内容生产和业务融合,并成立了“经济涮锅融媒体工作室”,以提升新闻策划能力为根本追求,加大原创作品的采写力度,努力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产品。

张俊在工作简历

  1989年12月—2004年4月 内蒙古日报社汉文报记者编辑

  2004年4月—2012年4月 内蒙古日报社汉文报工商部、出报部、经济采访一部、总编室副主任

  2012年4月—2016年4月 内蒙古日报社汉文报经济新闻部主任

  2016年4月至今 内蒙古日报社汉文报工商新闻部主任

  2018年11月至今 内蒙古日报社汉文报融媒体采集中心副总监

 

  获奖作品全文如下: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