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新闻快报 正文
陈铎:从中国电视最长工龄到足球场上健将
内蒙古新闻网   08-06-13 08:53 打印本页】 【字体:  】  【关闭

  陈铎近影

  陈铎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多年来在观众心目中树立了翩翩学者的屏幕形象:浓密的略有些卷曲的银发、润泽饱满的面庞、深情纯厚的嗓音、优雅流利的谈吐,方形的眼镜,得体的着装,儒雅的气质,无处不体现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绅士风度和学者风范。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陈铎和虹云主持的大型系列专题片《话说长江》首开电视节目“双人主持”新模式,他也因此而名满天下。之后陈铎还主持了《话说运河》、《话说海疆》、《话说中国茶文化》、《丝绸之路》、《长征50周年》、《长征60周年》、《开发大西南》、《蜀道》等系列节目,不仅当时轰动全国,而且至今仍被视为电视纪录片的经典。

  被韩乔生“忽悠”进足球队

  陈铎年届古稀,谈起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却兴致勃勃。他是中央电视台足球队里年纪最大的队员,但他老当益壮,在球场上纵横驰骋,经常成为全场的焦点。

  “这一年来踢了几场球?”

  “好几场。在北京的奥体中心跟少年国安队踢过,在南京踢过。都是正式的比赛,有几万人观看,还有国际裁判。”

  “什么时候加入央视足球队的?”

  “几年前,有一次台里的足球队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让我去当拉拉队,我同意了。没想到,比赛那天临时人手不够,跟我商量,能不能上场踢个三五分钟,意思一下就行。我于是就上场了,在场上跑了半个多小时,他们怕我累,就给替换下来了。其实我还意犹未尽呢。”陈铎娓娓道来。

  没过几天,韩乔生给陈铎打电话,约他到外地踢比赛。陈铎很诧异,踢足球怎么突然找到他的头上了?韩乔生说:“你的场上表现已经被传为佳话了。”陈铎说那不过是临时抓差,自己这么大岁数,恐怕心有余力不足。架不住韩乔生那三寸不烂之舌,于是,陈铎就正式成了央视足球队的一员,并且主动、积极地参与比赛。他奔驰在运动场上,有些30多岁的主持人都跑不过他。

  有一次,陈铎一记铲球,向后倒下,然后一个后滚翻,站起来接着左右出击。后来,《新闻联播》的主持人罗京跟他说:“我们都以为您得在地上躺几分钟呢。没想到老陈还真行!”

  除了踢足球,陈铎还打羽毛球、壁球、乒乓球、篮球。他曾在58岁时到法国参加由众多退役运动员参与的业余篮球赛,是上场者当中年纪最大的,而且是第一个参加这项比赛的中国人,他居然以出色的场上表现获得了个人奖。

  此外,陈铎还喜欢游泳。

  “游泳这种运动,既节省时间,又能有效地达到锻炼的目的。有时候出去参加活动,要是能抽出空来就去游上几百米。”

  除了这些,陈铎还要跋山涉水地拍照片,不能算是正式运动,其实运动量也不小。

  20年政协委员的心声

  从1988年起,陈铎开始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其提案《建议电视台专设教育频道》、《建议更改夏时制》、《建议改变体育场馆主席台设计》、《抢救清醇亲王府》等曾获“市政协优秀提案”。

  从1993年起,陈铎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已经身历第八、九、十届。他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特别高,差不多每年开会都要递交几份精心准备的提案,比如加强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刻不容缓,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国产电影要走向世界,关注残疾事业、规范公益活动,构建电视公益频道等等。

  陈铎做事极其认真,对政协提案更是精益求精,从确定议题到反复修改,一丝不苟。近年来,他特别关注的是保护新疆野马和规范汉字输入法这两个问题。

  他一直关注生态环保问题,已经有过几个相关提案,2006年又特别提出“关注比大熊猫还珍贵的新疆野马”。

  他拿出很多相关的材料,说这种野马是唯一保留了6000万年以前最原始的马的基因并且存活至今的野生马,数量稀少,基因古老,血统纯正。大约120年前这种普氏野马在新疆绝迹。为了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实现其在原生地回归大自然、重建野生种群的目标,1985年我国先后从英国、德国、美国引进18匹野马,开始了野马的饲养繁殖和科研工作。由于资金严重短缺,要使这个项目正常运转就必须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推动这个事,陈铎专程来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吉木萨尔县境内的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考察,呼吁在教育方面积极配合,并提出一系列可行方案,而且他还自费认养了两匹野马。把它们分别叫做“长江”和“运河”。他说:“长江、运河,一横一纵,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我希望新疆野马将来能在中华大地纵横驰骋。”

  陈委员还语重心长地说:“只有人、动物、植物这三者在自然界协同发展,人类才能够营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另外,对于汉字输入法的问题,他提出:“我们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还要强调实用性,注意使用汉语的人的语言习惯,注意词组的逻辑性。比如用手机输入汉字‘手’这个字,组词没有‘手机’词组,因为那应该叫‘移动电话’。还有好多这样的情况,很不方便。”

  他曾经有一份提案的题目是《积极认真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中文输入法,事关汉字的发展与存亡》。

  可能是中国电视工龄最长的人

  今年是中国电视50周年,也是中央电视台成立50周年。陈铎从1958年开始从事电视工作,至今仍然工作在自己的这个岗位上。他见证了中国电视的整个发展进程。

  陈铎从1958年起开始在中央广播电视剧团工作,参与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文艺、专题、少儿众多类节目的编、采、播、演、制作,而且还在中央台早期的译制片中担任编导、配音。他曾在20岁的时候领衔主演过中国第一部大型电视剧《新的一代》,算是那时候的“青春偶像”。

  那时候还没有录像技术,所有的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全都是现场直播,要求演职人员业务素质全面,敬业精神非常强,不仅各项准备工作要特别充分,播出时更要精神高度集中。陈铎曾经6天5夜连续工作,再苦再累,坚持不倒下。

  那时候,他身兼演员、音乐编辑、音响、摄影四职。上个世纪60年代初,电视剧团排演曹禺的话剧《北京人》,陈铎担任音乐编辑,首次在话剧舞台上使用配乐,使声音三要素(音乐、音响、语言)实现了立体体现。

  陈铎一直都说摄影不是他的业余爱好,而是专业工作。他每年都给朋友们送上印制精美的台历。迷人的风光,生动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的摄影作品。

  在中国,恐怕没有谁的电视工龄能与陈铎相比,也许在世界上也可以独领风骚吧。陈铎忠贞不渝地热爱着电视事业,愿意为之倾注毕生的心血。他说:“我可以不做主持人,但我不能离开电视事业。”

  陈铎小传: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高级编辑;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欧盟友好协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席。担任环保形象大使、慈善形象大使、和平文化大使、抢救流失海外国宝工程形象大使。1991年曾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金奖。2006年3月1日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共同授予中阿友好使者称号。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李珍
相关新闻
  娱乐新闻
 
《深海寻人》本月在呼和浩特万达影院上映
绿色生活席卷而来 刘孜设计环保袋受到青睐
韦唯携巴西希腊歌手录制英文版<爱的奉献>
张卫健赞女友张茜直面流产风波:我很欣赏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