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协议书暗藏猫腻
3月31日,记者一行以应聘人员的身份来到了天籁工艺合作社了解情况。
“我们想来这儿做沙画,需要什么条件么?我们可没有任何美术方面的特长。”
“没问题,我们都会教你的,这你们可以放心。其实也没什么难度,只要细心、有耐心就行了。想学随时可以,只要和我们签定个协议就可以了。”店主很热情的对记者说。他的桌子上摆着一份协议书。协议书上赫然印着“乙方(应聘者)来甲方(天籁工艺合作社)制作工艺品画,甲方收取乙方200元(包括学费、工具费、练习画耗材费)……”
“广告上不是说免收学费、工具、耗材等费用么?”
“我们收取的不算是学费,属于押金,避免你们学会了技术又不在我这里给我干了。等你们每人加工够五幅画,我会把这200元再退还给你们,这些在协议书上都写着呢。”店主解释道。
“如果我们学会了就可以带着东西回家做?”
“当然可以,不过你们必须交材料的押金。万一你们拿走我的东西不再回来,我到哪里去找你呢?等你们交画的时候,我会把材料押金和加工费一起给你们。”
记者要求带一份他们打印好的协议书回去研究一下再做决定,却遭到了店主的拒绝。
工商部门:无法根据“消法”调解
4月3日,记者从呼市赛罕区工商分局丰州路工商所了解到,由于工艺品店与加工人员的交易不像消费纠纷那样,有“消法”作法律依据,所以张女士到工商部门投诉也没讨回说法。
丰州路工商所的荣所长告诉记者:“3月30日,我们接到了张女士等人的电话,反映他们在天籁工艺合作社制作沙画可能遭遇诈骗的投诉,于是我们立即布置执法人员展开调查,现在对于天籁工艺合作社和受聘人员签署的协议中的标准,天籁工艺合作社正在举证中。在招聘广告中宣传免收学费、材料费等,但在签署协议中却收取包括学费、工具费、练习画耗材费200元是否涉嫌虚假宣传也在进一步调查中,由于双方属于雇佣关系,不能依据消法进行调解,所以我们建议张女士等人到劳动部门进行投诉。”
记者在随后的进一步采访中发现,呼和浩特市还有许多类似的工艺品店在招收加盟商和画工。虽然做的东西不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一般他们提供的都是材料低廉的塑料珠或线等,做的产品都是需手工制作。承诺程序基本是这样的:先描绘出一幅非常美丽的“前景”,很轻松就实现在家上班的理想,对一些亟待摆脱贫困的下岗失业人员很有吸引力。等你准备做了,他们再收取70~200元不等的材料费押金,承诺高价回收用户加工,等客户领回去才发现非常难以完成。这样,所交纳的押金也就顺理成章地不予退还……
对于此事件的进展动态,本网记者将联动其他媒体记者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