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嘉宾访谈 正文
王有亮:教育硕士招生制度应务实
内蒙古新闻网  08-10-20 15:08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附《改进教育硕士招生制度刍议》全文
  二、改进教育硕士招生制度的建议
 
  1.适当放宽报考条件限制
  
  招生对象的确定性。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或其他中等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政府部门和研究部门中具有教师职务的教研员和管理人员。也就是说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都属于教育硕士招生对象。而这部分教师中的绝大多数只具有大专学历。而从教师任职资格来看,这部分教师符合法律规定的任职资格。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能够做一个合法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却不具备进一步攻读教育硕士的基本条件。可恰恰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最需要通过教育硕士这个途径提高其专业化程度。因此,教育硕士招生中不应该把这大部分教师排除在外。
  
  报考资格的一致性。专业学位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旨。而学术性学位是以培养从事学术研究的后备人才为主。“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知识结构、人才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rn“学术性学位是与学科领域紧密相连的,而专业学位与职业领域密切相关”。但在报考条件中,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尚且允许“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却规定只能本科毕业学士学位获得者报考,不允许专科学历人员报考。这不仅与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初衷不符,就是在逻辑上也讲不通。既然专科毕业生有资格报考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就同样应该有资格报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以中小学教师为招生对象的教育硕士其报考条件不应该比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报考条件高。目前在我国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报考条件中也只提“大学本科毕业”而没有提学位方面的要求。我们知道,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门招收高校教师,授予的学位是学术性学位。对于高校教师在报考条件方面尚且不提学位要求,而以中小学教师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硕士却提出学位方面的要求。这样就出现以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学位要求要比以从事学术研究为主的高校教师更高的问题。这无论如何是不合理的。
  
  从现有18种专业学位的报考条件来看,也不尽一致。有的专业学位要求考生“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如法律硕士,而教育硕士要求“具有学士学位……只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还需具有中学一级(或相当的)教师职务”。但也有一些专业学位将学历放宽到专科。这类专业学位有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和兽医硕士等。最终拿到的学位层次是一样的,可进人的门槛却高低不同。
   
  2.重新设计考试科目
  
  在现有各种专业学位中,考试科目和门数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小的差异。大致有两种模式。其一,公共科目+专业课。公共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和外语,专业课则各不相同,1-3门不等。属于这种考试模式的专业学位有,法律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其二,GCT+专业课。GCT即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学资格考试(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属于这种考试模式的专业学位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考试也采取这种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中,外语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或专业综合采取全国联考的形式进行,专业课考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考试同全国联考同时进行。政治理论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时间自行安排(一般都安排在复试中进行)。
  
  在所有专业学位中,毫无例外,都将外国语作为必考科目。其潜在的理论假设大概是,要想获得硕士学位,就必须精通一门外语。不通过外语考试就不能进人到硕士学位的大门。因此外语真正成为了攻读硕士学位的敲门砖。外语果真那么重要吗?外语和学位究竟是个什么关系?没有了外语又会怎样?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生的考试很大程度上成为外语的较量,能不能考上研究生,不是看你的专业学得如何,而主要看你外语能不能过关。在每年专业学位录取分数排名中,除了总分及平均分排名外就是外语最低分的排名了。
  
  因此,建议在专业学位的人学考试中取消外国语(有特殊需要的除外),或者也像政治理论一样放在复试时测试。因为从这些年教育硕士的考试情况来看,许多学校的骨干教师就是由于外语而与教育硕士无缘。即使考外语,划一个25分或30分的分数线其实也没有实际意义。外语已成为形同摆设还限制了很多人深造机会的考试科目。基于上述认识,教育硕士招生可以统一采用"GCT+专业课”的考试模式或“教育理论综合+专业综合”的考试模式。教育理论综合可以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所有专业方向都考;专业综合主要考查考生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考试模式,既能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质,又能考查考生的专业能力,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各种专业学位的特殊要求,还能大大降低考试成本,是一种较好的考试形式。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马铃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