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嘉宾访谈 正文
李文平:发展电大教育正当时
内蒙古新闻网  08-10-26 09:07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电大教育不是山穷水尽疑无路

  记 者: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政策的逐步放宽,各大高校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招生扩张。在此过程中,电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社会上甚至有种说法。“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是穷途末路,最终会走向灭亡。”对此说法,您怎么认为?

  李文平:广播电视大学从1979年2月初开学,到现在已有29个年头了。29年来,电大在远程高等教育领域完成了传播媒体从广播电视手段向计算机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手段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远程教育的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通过在职教育、普通专科教育、注册视听生和开放教育等各种形式完成了大规模培养急需应用人才的任务,适应了广大求学者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要。因此,电大的贡献是历史性的,是巨大的,是功不可没的

  广播电视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教育事业的一项实际举措。电大在不同层面、以不同方式为“三农”服务,包括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远程教育和电大的要求,或者说是电大这样的学校本来就应该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电大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所在,是电大出于自身定位和发展需要的战略选择。

工作之余从互联网上浏览新的时政消息

  记 者:作为广播电视大学的二级学院院长,您对新时期的电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李文平:电大定位的明确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电大创办之初,只有学历补偿一个使命,所以面向在职人员招生办学就是它的定位。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衍生出在岗培训的继续教育,面向系统的行业教育,不同人群特殊教育,才有了封闭与开放不同的教育形式,有了基于网络环境的现代远程教育,有了质量保证与支持服务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因此,我们认为定位也是在办学实践中在新任务新形式中探索创造出来的。因此,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历史结果。

  在新时期下,电大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实现称谓、内容、方法和内部管理体制的全方面改革,必须全面加强系统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必须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创新模式,打造品牌,让电大在服务中国人民中,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奋斗目标。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