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嘉宾访谈 正文
杨成旺: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09-03-11 11:24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记者:目前,整体卫生事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症结有两个方面,一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优质卫生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而城市社区、农村牧区的基层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却资源短缺、资源质量不高。归纳起来就是在整体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城市卫生工作与农村牧区卫生工作中的资源配给存在差异,接下来如何统筹内蒙古地区的这种城乡卫生工作状态?

  杨厅长:既要重视扩充总量,更要重视资源调整,实现工作的重心下移。如何做到重心下移,必须坚持农村牧区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将优惠的政策向农村牧区倾斜,将新增的卫生财力主要用在农村牧区,将新增的卫生人力向农村牧区输送,将城市优质卫生技术资源向农村牧区支援,充分利用新农合制度引导农牧民在基层就医,通过增加服务量和提高服务质量,盘活和发展农村牧区医疗卫生资源。与此同时,加大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步伐,提升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医保政策,引导居民小病就医在社区,预防保健在社区,康复治疗在社区,逐步建立起社区卫生机构和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构建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看病就医矛盾是一个社会普遍反映的矛盾?您认为该如何解决好群众反映的这个矛盾?

  杨厅长:需要从制度设计层面统筹规划,建立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但是制度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群众的迫切期望,我们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争短期内见到积极成效,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努力。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要想方设法出台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措施,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近年,在全区卫生工作会议上我们确定了为民办十件实事,主要目的也就是真真正正地办几件让群众得实惠的事实,让群众真实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切实享受到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这方面,我们还认真研究,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办实事,解决当前群众迫切需要解决、而且通过我们的努力又能够做到的问题。

  记者:内蒙古目前的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如何?是否能够满足卫生机构基础建设的需要?

  杨厅长:经过近几年的项目建设,全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基本装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卫生人才培养相对滞后,解决人才制约瓶颈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目前,我区卫生人才队伍现状是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2007年,我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41人,其中医生2.1人、护士1.25人,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考虑到我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又明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8.68%,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5.88%。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特别是农村牧区卫生人才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三级医疗机构诊疗人数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员编制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从准入、稳定、教育、培训等关键环节,探索建立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营造医疗卫生人才合理流动,各尽其才、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盘活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特别是在如何整合医学教育资源问题,解决供需脱节的问题上,作为使用方的卫生部门应该有所作为,使教育部门培养的人才满足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马铃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