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卫生部门将要负责食品监管的综合协调职能,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卫生法制和卫生职业道德的问题,如何统筹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杨厅长:这里面的核心是综合职能,不是包揽一切,是主动协调,不是被动协调。届时,食品安全的监测预警、安全评估等发现隐患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做到有序、有效的综合协调必须靠制度建设,在《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出台我区的实施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明确综合协调的权利和义务,保障综合协调职责的依法落实。在法制建设方面,近年来我们的工作有所滞后。自从《蒙医中医条例》出台后,我区还没有出台新的地方性卫生法规,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发展卫生事业的同时,要坚持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思想、引领社会思潮;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的文化建设,使医院文化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进一步切实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使广大卫生工作者不但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中成为最可爱的人,而且在平时的工作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让群众亲身体会到白衣天使的真正情怀。
记者:从医药的角度来看,内蒙古的蒙中医药目前发展状况如何?在医药领域占有什么地位?如何壮大蒙中医药事业?
杨厅长:蒙中医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充分证明,蒙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不容置疑、蒙中医药在服务于各族群众的健康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容置疑。蒙中医药与现代医药作为不同的医学体系,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目前,蒙中医药与现代医药相比,在不少方面还处于劣势,主要是蒙中医药所具有的特色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从资源总量上看,仍然存在着重西轻中的问题。2007年统计,全区西医医院净资产62.22亿元,中蒙医医院净资产5.44亿元,二者之比为11.44:1。如果按人力资源计算,全区西医医院从业人员人均净资产为10.62万元,蒙中医医院从业人员人均为6.95万元,二者之比为1.53:1。考虑到两者使用的设备差异性,又得出了另外一个结果。从卫生服务提供上看,2007年,全区县级以上中蒙医机构(不含中西医结合)门急诊人次为241.08万,仅占总门诊人次的6.27%;出院人数为8.13万,仅占出院总人数的5.45%。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单纯的从投入的绝对数上看是否实现了蒙中医事业科学发展,要从是否满人民群众多样性卫生需求来看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同志强调,目前一些中医药机构大量购置现代化的西医诊疗设备,大量地使用现代医学的药品,恰恰丢失了自己的优势。科学发展中医药事业,就是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大力鼓励采用中医药技术,找准中医药的主要服务人群,瞄准中医药解决的主要健康问题来发展中医药事业。所以,在我区科学发展蒙中医药事业关键点,也在于是否发挥了蒙中医药的优势,是否继承和发展了蒙中医药特色,是否满足了群众的蒙中医药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