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机制”作用 结构转型显现
经济领域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共识是: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才能为经济全面复苏积蓄更加强大的力量。
善弈者谋势。权威人士指出,越是在扩大投资的时候、越是在经济回暖的时候,结构调整越是重要。在盘点上半年、谋划下半年的重要当口,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于7月13日召开的自治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传递出这样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事实上,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已清楚地表明,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格局还不平衡,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如果不能有效实施结构调整,本来就不很健康的经济肌体必然病随身走,长此以往会愈发羸弱,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甚至积重难返。只有经济结构调整了,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回升的质量。
令人欣喜地看到,内蒙古在农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工业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装备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服装鞋帽、皮革皮毛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上半年,全区装备制造业增长46.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4%提高到7.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由6.6%提高到15.1%。农畜产品加工、服装鞋帽、皮革皮毛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28.5%,所占比重由5.9%提高到6.8%,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5.2%提高到9.6%。高新技术产业增速由2月份的22%上升到25.8%,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及煤化工等深度开发取得突破。截至5月底,全自治区风电并网已达315.2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开发迈出新步伐。
危机加快了落后产能淘汰,高耗能产品有序退出市场。上半年全区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电石产能10万吨,淘汰铁合金产能5万吨,高耗能产量增长大幅度回落。
过去相对落后的内蒙古东部地区5个盟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2%,增幅高于全区平均3.4个百分点,区域经济趋向协调。
关键时刻当有关键之举。当调结构与保增长并肩而行,内蒙古经济发展必将更加健康、更富活力。(张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