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推荐 > 头条新闻 正文
聚焦高三生自杀事件:八页遗书揭露校园不正之风
内蒙古新闻网  09-11-25 11:03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内蒙古一老师当众读短信 高二女生跳楼身亡
 

  东方今报编委盛大林(左)、《中国青年报》记者潘志贤(中)、李金川的父亲李建彬。商都网刘东晓(摄)

  太正直的学生非常容易受伤害

  主持人:这份所谓的声明中说从遗书中的句子中就可以得知李金川患有抑郁症的,您同意吗?

  盛大林:我觉得这是一种推测,是不能下这种结论的。我个人感觉这个孩子可能在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强,这个孩子特别正直,特别有正义感,所以他不能接受这种现实,有一句名言就叫不自由毋宁死,就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潘老师觉得呢?

  潘志贤:我同意大林老师的意见。

  对学生的心理干预问题,基本上没落实

  主持人:很多网友也留言说在学校净土之上也出现了黑暗腐败的现象,非常失望,同时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也是让人非常担忧,那您觉得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重视了吗?

  盛大林:这方面全国性的、普遍的,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初级教育对这种问题都不是很重视,前些年大学里面经常出现大学生自杀现象,为此教育部还发通知要求各个学校都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进行心理干预,但是这种情况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文件下去了,但是各地都没有采取行动,因为各个学校都是忙于应付考试,没有人对这方面做什么实际性的工作。

  主持人:没有根本引起社会的重视。

  盛大林:对。

  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全社会都有这个责任

  主持人:潘老师一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您觉得现在起到应有作用了吗?

  潘志贤:它的作用肯定是不能回避和忽略的,但具体到学生个人,可能他思想的变化由于不少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人手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思想的反差、矛盾和解不开的疙瘩还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甚至像李金川这样酿成悲剧。

  主持人:您觉得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潘志贤:只有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包括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都能够关心青少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好环境。

  主持人:我也希望李金川自杀事件能够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作为父亲您觉得如果您孩子在当时心理有压力的时候,有老师给他指导,这个自杀是可以避免的吗?

  李建彬:如果学校心理方面的课程开展得比较好,那他的自杀完全可以避免。

  教育界的有些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盛大林:我觉得教育界的有些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比如说学校存在的乱收费问题、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实际上还有一个方面,我这里也想给老师和学校说一句话,就是我们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问题,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达到4%,但是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李金川同学在遗书上说他们吃饭打卡都要排队,这说明教育资源远远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教师的待遇问题也是一个方面,也是需要关注的,另外老师去请个假都要送礼,这是一件很没有尊严的事情,但为什么老师这样的事情都能做出来?这跟老师待遇偏低有关系。总体来说教师的待遇、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总体下降,所以他们的自豪感、自尊都在下降,所以这也是造成问题的一个方面,从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去采取措施这个悲剧才能避免,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主持人:刚才盛老师也提到对教育界不正之风的看法和建议,潘老师,您对教育界不正之风有什么改变的好办法或者有什么期望吗?

  潘志贤:实际上我们国家这几年高度重视教育,包括提高教师的待遇问题,这些年其实国家专门设立的有教师节,这就证明教师的地位,不是哪个职业都能设立节日的,并且教师的待遇包括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这些年都在不断地改善,但是不能否认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农村偏远地方,一些教师的待遇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落实,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这样,教师才能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都谈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本人觉得既然是教育就是希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做人,也希望金川事件引起社会更广泛的重视,同时也希望金川在另一个世界心灵能得到安慰。

  我们本期访谈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节目再见!

       内蒙古一老师当众读短信 高二女生跳楼身亡

        由于班主任在课堂上公布男生与跳楼女生席嘉欣之间的短信,给一个高二年级的女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在其生日第二天从六楼纵身跳下。详细》》

      从高二女生跳楼事件看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

11日,内蒙古晨报报道了呼铁一中高二女生跳楼身亡事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也引发了网民的热议。人们除了对真相的探讨和事由的索隐,也广泛关注如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一个仅仅17岁的女孩,给奶奶、姑姑、同学留下3封遗书,过完最后一个生日,从6楼纵身一跃,鲜活的生命之花顷刻殒落。到底是“身心脆弱”,还是不堪高压?详细》》

稿源: 商都网  编辑: 赵静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