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为何两头遭罪肥了中间?
菜价,为何两头遭罪肥了中间?
这厢是“菜贱伤农”,许多菜农因种菜亏本欲哭无泪,而那厢是“菜贵伤民”,老百姓却依然感到菜价上扬,菜篮子难拎。新华社报道认为,济南菜农韩进因“8分钱一斤卷心菜”自杀,暴露出“种菜难赚钱,买菜不便宜”的流通怪圈。
问题出在中间流通环节这个怪圈上。但是,说穿了也不为怪,试想,蔬菜从地头到餐桌,需要运费、过路费、油费等七七八八的费用,如果再碰上有的农贸批发市场出现的利益部门巧取豪夺、或者是无良商贩欺行霸市等,可想而知,一棵菜绕这么大一个怪圈下来,农民和市民有多少血汗被吸取。一道道的费用层层加码,最终消费者得用1.5元至3元的价格来买单。其他大中城市的菜价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详细>>>
民以食为天节日“菜篮子”考验“大民生”
为了确保群众吃好喝好、欢度元旦佳节,各地近日纷纷下发通知,要求认真做好两节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深入市场检查工作。确保“菜篮子”丰富、价稳、安全,是百姓的呼声,也是假日协调管理中的一道民生考题。
民以食为天。节日期间,人们对食品种类和数量的需求都有所增加。虽然保证菜篮子里有“鲜肉活鱼”已不成问题,但要让产品更加丰富多样,还需要有关部门下点功夫。例如启动相应的储备制度,开通瓜菜、生鲜运输的绿色通道等等,应千方百计让百姓餐桌上添点过节菜、新鲜菜。详细>>>
不能让“菜篮子”成为物价的领跑者
消费价格指数中的“菜篮子”关乎每个人的一日三餐。如何不让沉重的“菜篮子”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压力,使其进一步改善稳定民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应该看到,近期“菜篮子”价格上涨并不是单一的现象,除了自然灾害频发,西南、华北相继大旱之外,也和游资炒作,楼价上涨等因素密不可分,而我们目前要做的是稳定菜价,不能让“菜篮子”成为物价的领跑者。
要保持菜价基本稳定,就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指示精神,通过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调控保障机制,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解决问题,着眼未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