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首页推荐  >  头条新闻   
微博
Qzone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西部大开发带来内蒙古发展奇迹
内蒙古新闻网  09-12-29 09:29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年,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安宁稳定的良好局面。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000年至2008年,内蒙古经济增长了2.66倍,年均增长17.6%,增速快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第二十四位上升到第十六位,实现了由后列到中列的重大跨越,创造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综合实力10年赶超8个省

  记者: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带给内蒙古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巴特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过10年的大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内蒙古完成生产总值7761.8亿元,从居全国第二十四位、西部第五位置上升到全国第十六位、西部第二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32214元,折算4638美元,从全国第十六位、西部第二位居前移至全国第八位、西部第一位。其中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内蒙古以占全国1.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58%的经济总量和3.85%的经济增量。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显示,2007年内蒙古居全国第十位,西部第一位,其中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环境发展竞争力以及宏观经济竞争力等4项二级指标居全国前列。

  记者:内蒙古经济经历了什么样的深刻变化?

  巴特尔:内蒙古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2.8:37.9:39.3演进为2008年的11.7:55:33.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现代农牧业、现代工业及新型服务业产业体系。

  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内蒙古牛奶、羊肉、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每年可为国家提供50亿公斤商品粮、200万吨肉类、900万吨鲜奶、6500吨羊绒,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农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科学技术、良种应用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2008年工业对GDP的贡献达到60%,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技术6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代表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远兴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有30多项技术、工艺和设备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原煤、发电量、钢铁、建材和化工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内蒙古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内蒙古第三产业总量居全国第十七位,增速居全国第二位。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服务生产和生活的能力明显增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赵静]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23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